“光伏電池片的最低光電轉換率竟然都在30%以上,最高的甚至超過了50%!
而且光是第一檔的光伏電池片,一條生產線,每小時的產能就有2.3mw。
如果是第十檔,雖然由於工藝難度的增長,導致生產效率有所下滑,但因為光電效率的大幅提升,每小時的產能將可達3mw。
關鍵是……
這些生產線,還能生產製造出1.2米這類百倍尺寸的電池片,嘖嘖,真厲害啊!”
看完這個寶貝之後,袁澤一陣由衷稱讚。
沒得說,這是個實打實的黑科技產品。
吊到爆的那種!
因為,就只按照第一檔的這個生產量來算。
每天工作20個小時,休息4個小時。
那麼,這條生產線的年產量將達到16.8gw。
按照當前主流的n型光伏電池,比如hjt電池和top電池的出貨價格來算,根據尺寸的不同,1w的價格大約在1.2到1.5rmb左右。
&nb。
當然,隨著市場的發展和技術的更迭,以及光伏領域的競爭加劇,未來電池片的價格肯定會進一步降低。
&nb/w去,也不是不可能。
&nb/w的價格來算,一條超高效光伏電池生產線的年產值,也能達到100.8億rmb!
當前市場,不管是光伏龍頭隆基,還是其他的天合、晶科、通威,亦或者其他後起之秀,他們的光伏元件的產品轉換率,都還在25%附近。
而袁澤獲得的這條生產線,哪怕僅僅只是第一檔,卻直接幹到了32%去。
更高的光電轉換率,意味著在同等尺寸下,光伏電池片能發的電量越多,所對應的價值越高!
並且,這還是成套的全自動化的生產線,直接從原材料開始一鍵合成的那種,全程不需要人工參與制造,最多隻需要人來搬卸原材料和收撿電池片就行了。
那麼,成本絕對比現在那些光伏大廠的更低,也更有競爭優勢。
關鍵在使用壽命之上,這款產品又要大大優於現在市面上的任何一款光伏電池片。
使用30年後,都還有95%的新片發電率,僅僅5%的衰減率,可不是鬧著玩的。
當然,興奮了一通之後,最後又回到了老問題上。
一條生產線,一年產量才16.8gw,雖然不少,但也還是不頂事兒啊。
像隆基那些光伏大廠,一年的出貨量都能奔著50gw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