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澤在溫柔鄉里樂不可支,但公司裡的運作卻一刻都未停。
有了他那筆7個億資金的注入,公司裡的資金一下子充裕起來,達10億元以上。
經過連續幾天的調研和談判,藍鯨醫藥公司成功地將鴻博醫藥公司的收購價,壓低至11.8億元。
雖然再往下壓,已經沒有多大的空間了,不過,卻爭取到了分期付款的協議。
按照對方的意思,藍鯨醫藥公司可以分三期支付。
第一期付款6個億元,簽完合同後,這筆錢馬上就得支付。
第二期付款3個億元,得在第一期付款結束後的50天以內完成支付。
第三期的話,只需要趕在年底之前,結清最後剩餘的2.8億元即可。
這個分期付款的協議,對於藍鯨醫藥公司來說,問題不大,完全可以接受。
只要簽完收購合同後,藍鯨醫藥公司這邊,立刻就能把鴻博醫藥公司的資產拿去抵押貸款出一筆錢來,用於正常的經營和開銷。
一來一去的,可用資金不就多起來了麼?
……
9月11日,上午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在第三方公證機構的見證下,藍鯨醫藥公司與鴻博醫藥公司的負責人簽訂收購協議,並將第一期的6億rmb首款,打入了對方指定的賬戶當中。
至此,藍鯨醫藥公司正式擁有了對鴻博醫藥公司的控制權。
儘管這個控制權還沒有徹底穩固,但只要趕在年底之前,支付完剩下的5.8個億,鴻博醫藥公司的所有資產,便都屬於藍鯨醫藥公司了。
當然,負債也屬於。
值得一提的是,鴻博醫藥公司的收購價,儘管只有11.8億rmb,但這屬於淨資產。
由於該公司負債高達56%,以及詹平等人壓過價的緣故,其實際的總資產,大約在30個億左右。
這30個億的資產當中,鴻博醫藥公司的品牌實際上沒什麼價值,自營的藥品製劑、中藥飲片和藥品藥材流通等業務,營收佔比不足20%,大部分價值,其實都來自於公司旗下的那三座醫藥代工廠。
對於正急需醫藥工廠的藍鯨醫藥公司而言,這次收購行動,屬實做得稱心如意,正中下懷。
第一階段的收購完成後,接下來的任務,便是對鴻博醫藥公司的那三座醫藥代工廠,進行裝置的調換和休整。
對此,汪景山那邊也在進行積極配合,將生產製造減脂靈所需的各類生產裝置,一一報到了詹平的辦公桌上。
好在的是,減脂靈這款產品的合成,並不需要什麼超前的製藥裝置,且所有的裝置在國內的製藥裝置市場上都能買到。
於是,生產許可證有了,製藥工人也是現成,只需稍加培訓就可上崗。
那麼接下來,就只等新購的裝置抵達,再將生產線除錯完畢,便可以放開馬力對減脂靈進行生產和製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