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澤默默計算起來:“目前我在海外賬戶的資金有3.9億+美元,國內這邊勻一勻,可以湊到4億美元。
如果不加槓桿去做空英鎊/美元匯率,按照11.67%的利潤去算,4億美元將能獲得4600萬美元左右的收益,還可以,但不算太多。
可要是加十倍槓桿去做,那收益就是4.6億美元了!
二十倍,則更高,能達到9.2億美元!”
按照袁澤的這個演算法,只要把槓桿拉上去了,在未扣除交易費用前收益將達到一個相當恐怖的地步。
當然,前提是對接外匯業務的銀行和經紀商得願意給他那麼高的槓桿,借大資金讓他去操作,否則一切都是扯淡。
畢竟4億美元的20倍槓桿所需要借的資金,可就是80億美元。
這不是一筆小數目,換算成RMB,相當於五六百億元了。
因此,對袁澤這類數億美元級的大資金而言,要想像小資金那樣拉上百倍的槓桿,純屬無稽之談,不可能的事情。
不過,有一說一,英鎊/美元的匯率市場,卻跟股市裡單隻股票每天幾千萬,幾個億,幾十億RMB的流動性不一樣。
在A股當中,每天單隻股票的交易量,能到200億RMB就是天花板。
而港股當中,前段時間袁澤操作過的鑫東方線上,日成交額接近四百億就已是年度天花板。
但是,在外匯市場,別說幾百億RMB了,就算幾萬億RMB,那都不夠看。
據國際清算銀行的調查顯示,當前全球外匯市場的日均交易額,已突破7萬億美元。
其中,美元肯定是老大,該貨幣在全球所有外匯市場交易中的佔比,平均在88%左右。
哪怕這裡的基數是200%,以買賣合計來算的,但這也足以說明了美元在世界上的霸權地位。
而排在美元后面的,依次是31%的歐元、17%的日元和13%的英鎊。
到了第五位,才是RMB,僅佔比7%左右,連美元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可見在金融和全球貨幣實力方面,華夏依舊是任重而道遠,還遠沒有到可以瞧不起美國的地步。
如此龐大的外匯市場,以袁澤那點4億美元的本金,如果不加槓桿的話,在裡面根本都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這次的這張幸運卡,效果很不錯嘛!雖然當前還沒遇到什麼高價值的寶貝介面,但僅僅只是康哥頭上重新整理的這次大事件,對我個人而言,就價值幾十億,甚至上百億……”
袁澤一番查詢和思慮之下,眼珠子轉了轉,心動了。
這個訊息,等同於有無數的黃金珠寶,掉地上等人去撿。
撿得好,那可至少都是數億美元的淨利潤。
稍作琢磨之後,很快,袁澤又將心思收斂住,冷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