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蜻蜓無人機:該無人機仿製於蜻蜓,體長72mm,內建全息影像與聲音採集系統、微型核電池、微型電機、微型碳基芯球、蜻蜓操控系統。
可模擬蜻蜓的一切行為與動作,最大飛行速度50km/h,最大過載可達30G。
可在基站覆蓋的任意範圍內飛行,理論使用壽命10年+。
2、隨身基站:蜻蜓無人機的基站,可以隨身攜帶的通訊交換中心、儲存中心。
該基站裝配高精度紅外遙感技術,內建通用型量子處理器(矽基量子晶片+碳基芯球),配套相應量子計算系統,可輕鬆完成對無人機視覺資訊與人腦意識的互動處理,訊號覆蓋範圍20km。
3、全息頭盔:一個不需要在腦袋後面開口子,就可以採集人腦思維波動的頭盔,並能將從外界採集到的視覺、聽覺資訊,輸入到人類大腦之中。透過這個頭盔,你可以連結隨身基站,並讓你的意識實時遙控蜻蜓無人機,延遲在1ms以內。
4、專用充電頭:隨身基站和全息頭盔沒有核電池,你需要用這玩意兒給它們充電。
……
看完全息蜻蜓無人機的介紹後,袁澤的眼中毫不掩飾地閃爍起了震驚之色。
“我去,微型核電池都出來了,還是能裝到蜻蜓裡的那種,那整合度得多牛?
不過,應該是核裂變的電池,而不是核聚變的電池吧?
但即便如此,那也夠牛的了。”
袁澤差點就認為這微型核電池,是微型核聚變電池了。
可仔細想了下,應該不是核聚變,因為尺寸太小了。
按照現有的物理常識,不可能做出這麼小的核聚變電池出來,最起碼,也得是掘金助手那種尺寸。
當然,不僅僅是微型核電池,在介紹裡,袁澤還看到了其他的更為炸裂的超前科技。
遠超當前晶片效能的碳基芯球、以矽半導體整合的量子晶片、相關的量子計算系統,以及成套的全息影像採集系統。
能用矽基整合的量子晶片和對應量子計算系統就不提了。
光是能採集人腦意識、能將外界全息影像直接連結至人腦,還能讓人透過意識就遠端遙控無人機的互動技術,便足以讓人看溼。
這可是實打實的VR全息技術,觸控虛擬世界的敲門磚,開啟真正元宇宙大門的關鍵鑰匙!
除此之外,蜻蜓無人機機體的材料和設計,也是滿滿的黑科技。
如果以普通人的眼光看,這個‘全息蜻蜓無人機’,頂多也就是個科幻點的小玩具,比之剛才那支電磁步槍遠遠不如。
但是,如果懂行的人來看了,並稍微思考下其中的奧妙,就會發現……
這裡面隨便一項技術拿出來,都能讓金融界和投資圈為之瘋狂。
“嘖嘖,這玩意兒的科技含量都直接溢位來了,只不過……”
毫無疑問,這個全息蜻蜓無人機,黑科技含量十足,但也僅只是黑科技含量很足罷了。
這就如同一個處於秦漢時期的古人獲得了一部智慧手機,他雖驚歎於智慧手機的製造技術超絕,卻無法造出一臺同樣效能的智慧手機。
不管是那支先進的電磁步槍,還是現在的全息蜻蜓無人機,都毫無疑問是劃時代的好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