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趙青欒的這個要求,我並沒有拒絕,直接點點頭答應了下來。
“我們一塊上去吧。”小安興致勃勃的說道:“我還沒見過那個法臺呢!讓我去看看唄?!”
聽見這話,我跟黑子面面相覷了一陣,也沒想好是答應他還是不答應。
小孩子好奇心重,這個很正常,但那地方是能隨便去的嗎?
不過......既然陽齾之地已經被化成虛無了,那去了應該也不礙事吧?
更何況我跟黑子對那兒也挺好奇的,之前由於形勢緊迫,就沒能多在那兒看看.......現在有了一個搞研究的機會是好事啊!
有了決定後,我們也就沒再墨跡,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就衝著那死地進發了。
或許說起來有的人還不信。
奇地這種東西,確實就是這麼誇張。
陽齾之地如果沒有被鎮壓的話,方圓三里都得是乾旱無比的死地,而且這個位置的上空,是不會有雨雲存在的。
往外十里,降雨的機率都會變得比原來少許多。
如果說某個地方一個月會下十次雨,那麼在十里之外有陽齾現世後,那地方一個月頂多就只會下一次雨。
古往今來,現世的陽齾之地屈指可數,但因為陽齾之地而衍生出的傳說,卻是數也數不清。
就拿民間傳說之中的旱魃來舉例吧。
這種東西是不是真的存在,我也說不清楚,但跟它性質差不多的陽齾之孽可是真實存在過的。
陽齾之孽,顧名思義,就是被陽齾之地養出來的屍首。
這種冤孽也不喜歡出去害人,平常就喜歡待在陽齾之地裡過日子,可這並不代表沒人收拾它。
在古代,許多靠著莊稼過日子的農戶,大多都有燒旱魃打骨樁的風俗習慣。
只要天不下雨開始發旱,那麼就得有人出來說,是旱魃作祟了,必須得燒了旱魃的屍首才行,要不然他們就得旱死。
按照常理來說,他們燒屍首一般是不會引出什麼大麻煩的,但要是那地方乾旱的原因跟陽齾之地有關,而且陽齾之地裡還真有一個陽齾之孽,那樂子就大了。
就我看過的幾本民間野志來說,這些抱著燒旱魃的心去玩命的村民,真碰見了陽齾之地,那一次性死幾十個人都不足道也。
事兒鬧大了,自然有“神仙”來打救,朝廷那邊也不可能坐視不管。
所以在歷史上,確實是出現過官方派人鎮壓陽齾之地的事,而鎮壓了陽齾之地後,那附近便開始下雨了,旱災頓時消失於無蹤。
許多人都說,那地方有冤孽作祟,是朝廷把冤孽給做了,所以這地方才會下雨。
冤孽作祟?還能製造旱災?
這不就是旱魃麼?!
就因為這點,燒旱魃打骨樁的風俗習慣,也是越演越烈,而那些有關於旱魃的民間傳說,也變得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