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日,瀾王與秦月之間的交談,並未耗費太長時間,畢竟事態緊急,每耽擱片刻,可能就會多一個無辜百姓命喪白蛟之口。
於瀾王而言,那些漁民百姓的命,自然是賤如草芥。
可別忘了,即便他貴為大炎王朝的九州異姓王之一,那也照樣是得受楚家皇室管制的。
瀾王不是晉王。
整座大炎王朝,唯一有膽魄、有能力跟楚家皇室掰掰手腕的人,不能說屈指可數,只能說唯有沈家一家。
故。
瀾王不能像沈萬軍那樣不顧“政績”,任由事態發展而不作為,又或者怠慢作為。
這件事很急,沒有太多時間商議一個完整對策了。
而且這件事也不需要商量什麼對策,如此妖物,自然當由超凡脫俗的武修登臺對演。
添以消耗晉王勢力之心,那四象境的秦月,便成了當仁不讓的第一人選。
四象境對已然化蛟的妖物,光是用腳指頭想,都知道二者實力懸殊,單打獨鬥,肯定解決不了問題。
不過沒關係啊!
那不是還有副將七殺外加兩萬五千名朱雀營的女中豪傑鎮守在瀾州東境呢麼?
這種陣仗殊死一戰,也許最後會是慘勝,但一定會勝。
殺死白蛟,拼殘半個朱雀營。
完美。
然而最終事態的走向,卻沒有按照瀾王預想的那樣去發展。
一場簡短商議結束後,秦月行色匆匆地離開瀾王府,第一時間召集朱雀營將士前往東海之畔查探實情。
瀾王那點心思,秦月要是想不明白,那也就不用當什麼朱雀將軍了,她知道瀾王的目的是什麼,所以答應歸答應,具體怎麼做,她還得根據實際情況再行判定。
要知道,八十萬沈家軍,其中二十萬的四象營將士,那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同時也是最早一批追隨沈萬軍橫掃諸國的軍中元老。
聽起來二十萬人很多,可這裡面的每一個人,都堪稱沈萬軍手裡的寶,對於這二十萬四象營將士,乃至於說全部八十萬沈家軍,逢此太平盛世,沈萬軍最希望看到的結果,就是他們個個都能在合適的時機隱退歸家,拿著一筆還算不錯的“養老費”,在歷經無數生死後,安穩幸福地陪同家人過好餘生。
由此,秦月不會輕易拿自己麾下姐妹們的性命去填上這個坑。
率軍抵達東海之畔,蹲守多日,總算正面與那白蛟周旋一番的秦月,到底還是免不了損失了幾個朱雀營女卒,同時就連她本人,也受了不輕不重的內傷。
所幸從一開始秦月就沒打算梭哈,這一場以試探為主的交鋒,很快就以朱雀營全軍有序撤退,白蛟未曾執意追魂索命宣告結束。
試探過後,秦月極為明智地意識到,憑她、七殺還有兩萬多名朱雀營將士綜合起來的力量,搭配一定的借勢戰術,大機率是能夠圍殺此獠的。
可那也意味著這半個朱雀營會遭受重創,沒準她和七殺,也得往裡面搭上性命。
秦月不怕死。
七殺也不怕死。
八十萬沈家軍,無論男女,他就沒有一個怕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