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
“也不知道馬邑那邊,究竟是個什麼情況了······”
未央宮,宣室正殿外。
稍躬著上半身,將雙軸撐在瞭遠臺邊沿的護欄之上,劉勝不顧周遭禁衛驚懼交加,又欲言又止的複雜神容,如是發出一聲長嘆。
而在劉勝身後三五步的位置,周亞夫、酈寄等老將也是各自低著頭,雖算不上愁雲慘淡,卻也看不出有多少把握。
——前所未有。
自有漢以來,凡是發生在漢匈雙方之間的戰爭,就從不曾有過像現在這樣的狀況。
就拿有漢以來,漢匈雙方最大規模的一次交戰,也就是那場名垂青史的‘王對王’舉例;
當是時,漢北邊境以馬邑武州一線為前線,並由韓王信親自鎮守於韓國新都:馬邑。
在戰役初期,匈奴單于攣鞮冒頓揮軍南下,韓王信幾乎是不戰而降,隨後便倒戈相向,將兵峰調轉向馬邑身後的趙長城,以及趙長城以南的上、代等地。
邊關毫無徵兆的失守,尤其還是臨陣倒戈,漢室自是陣腳大亂;
無奈之下,太祖高皇帝劉邦御駕親征,帶上豪華的謀士、將帥團隊,親率關中朝堂大軍抵達代地。
隨後,便是太祖高皇帝英明神武,步步為營,連戰連捷,將突破趙長城防線的匈奴冒頓大軍一步步逆推回了來時的路。
待戰場被逆推回到達代都晉陽一帶,太祖劉邦聽說攣鞮冒頓駐兵於代谷(今山西省繁峙縣至原平市一代),於是派人偵察冒頓虛實。
而彼時,攣鞮冒頓為了麻痺太祖劉邦,便將其精銳士兵、肥壯牛馬等隱藏起來,只讓漢軍先鋒斥候看到年老弱小計程車兵和瘦弱的牲畜。
派去的十餘批斥候折返,都毫不猶豫的斷定可以攻擊匈奴人。
於是,劉邦派劉敬(婁敬)再去查探,婁敬則回來報告說:兩國交兵,本該炫耀自己的長處、彰顯自己最強大的力量才是;
但我到了匈奴人駐兵的地方,去也只看到瘦弱的牲畜、老弱計程車兵;
這一定是匈奴人在故意顯露自己的短處,而想要透過埋伏奇兵來獲得勝利;
所以我認為,匈奴人是不能攻打的。
只是這時,在劉邦之後整軍開拔漢軍主力——足有二十萬兵馬的主力部隊已經越過了句注山,不數日便可抵達戰場。
考慮到主力即將抵達戰場,匈奴人卻連自己所率領的先鋒都無法阻擋,便對婁敬感到非常惱怒,罵道:齊國孬種!
憑著兩片嘴唇撈到官做,現在竟敢胡言亂語阻礙我大軍前進?
宣洩過心中怒火,旋即就用鐐銬將婁敬拘禁起來,關在廣武縣,準備戰後進行處罰。
之後的事,就是婦孺皆知,耳熟能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