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魏尚?
晁錯,會成為下一個魏尚?
劉勝表示這很離譜。
至少在劉勝看來,‘晁錯’二字和‘魏尚’二字之間的距離,幾乎比‘竇太后’和‘慄姬’之間的差距都還要更大!
魏尚是什麼人?
正如周亞夫方才所言:故云中守魏尚,那是被匈奴人——而且是匈奴底層民眾捏造塑相,早晚祭拜的人!
這是由於在匈奴人的信仰,也就是原教旨薩滿教當中,講究的是‘萬物皆可成神’。
一匹狼、一隻鷹,乃至是一塊石頭、一棵樹木,都可以成為匈奴人認知中的神。
至於人類,則大概遵從‘只要打不過的都是神’的原則,會被匈奴人自發的賦予神格。
比如太宗皇帝年間,被整個幕南草原的匈奴牧民奉為神的雲中守魏尚;
再比如先帝年間,在邊關創下‘飛將軍’之名的李廣。
亦或是將來,在雁門闖下‘戰克之將’‘國之爪牙’等名頭的郅都。
但母庸置疑的是:晁錯,距離享受匈奴人這樣的待遇,還有至少一個銀河系的距離。
——人家魏尚,那是實打實的道德君子!
——人家做雲中守,那是實打實的親臨戰爭,甚至是連連負傷,更在戰場上死了好幾個兒子的!
人家能在雲中享有那般名望,那也是因為魏尚無私奉獻,把自己的俸祿都拿出來,貼補麾下雲中將士的家用;
在匈奴人圍攻雲中城時,就更是身先士卒,親自才在雲中城頭的牆垛上,來做整座雲中城的表率。
有那麼一場慘烈的戰鬥,發生了魏尚受傷,其子接替、其子陣亡,幼子再上的悽壯。
從那之後,這就成了雲中軍民銘刻在靈魂深處,在戰時根本不需要思考,就能自發做出的本能反應。
——內陸的父死子繼、兄終弟及,說的是家產;
——雲中的父死子替、兄終弟及,說的,卻是上陣殺敵······
因為不同於其他漢邊郡縣:雲中郡,就像是漢室平滑的北境線上,突兀鼓起的一個劍刺;
至於雲中城,更是位於漢匈實際邊境線以北數以百里,等同於釘在胸腹腹地的一枚釘子!
當戰爭爆發時,雲中城,不會有支援;
在戰爭結束後,雲中城,也很難得到物資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