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第256章 先帝的名聲,不用白不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56章 先帝的名聲,不用白不用! (1 / 6)

天子啟問起正事,劉勝縱是心有煩悶,也只能強迫自己把地方郡、縣層層攤牌的事暫時放在一邊。

目送自己那捲關於‘整治地方層層攤派’的奏疏,被宦者令春坨小心拿走收好,劉勝便稍整面容,深吸一口氣。

再沉吟措辭片刻,便將自己關於錢幣改制的想法,毫無保留的擺在了皇帝老爹的面前。

“我漢家如今,以秦半兩、漢半兩,呂太后八銖、先太宗皇帝四銖,以及故列國雜錢並行,錢制混亂不堪;”

“其中,故列國雜錢並不常見,太祖漢半兩又多是三銖莢錢,並不為百姓所認同。”

“如此說來,如今天下主要流通的,其實就是秦半兩(十二銖),呂太后八銖,和先帝四銖錢。”

···

“在最開始,兒臣本打算鑄一新錢,取代如今的秦半兩、呂太后八銖、先帝四銖;”

“但在仔細瞭解過情況之後,兒臣最終發現:與其鑄新錢,倒不如從這三種錢當中,選其中一個,作為我漢家日後專行的錢幣。”

“——先太宗皇帝下令鑄造的四銖錢,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聽聞劉勝此言,天子啟只面帶笑意的微微點下頭,隨即稍坐直身,示意劉勝繼續說下去。

便見劉勝稍一頷首,再措辭一番,才繼續道:“相較於秦半兩、呂太后八銖,先太宗皇帝下令鑄造的四銖錢,有很多的優勢。”

“第一個優勢,是太宗四銖錢,可以很方便的兌換秦半兩、呂太后八銖。”

“——秦半兩,重十二銖,重量是太宗四銖的三倍;”

“呂太后八銖,重量則是太宗四銖的兩倍。”

“如果統一幣制,以太宗四銖為唯一流通錢幣,那無論是秦半兩還是呂后八銖,都可以很方便的兌換成太宗四銖。”

“一枚秦半兩,換三枚太宗四銖;一枚呂太后八銖,則換兩枚太宗四銖即可。”

···

“除了方便兌換,太宗四銖,也還有其他的優勢。”

“——太宗四銖,是如今天下流通最廣、存量最多的錢;”

“據少府估計,如今漢家流通的錢幣,太宗四銖至少佔六成。”

“專行太宗四銖,可以最大限度節省少府的人力、物力——只需要將剩下四成的秦半兩、呂太后八銖,熔鑄成太宗四銖即可。”

“可若是鑄新錢,那就要把全天下的所有錢,包括佔天下錢幣六成的太宗四銖,都熔鑄成新錢。”

“這對於少府而言,是非常龐大的工作量,也需要耗費很大的人力、物力,以及時間······”

···

“最後,則是太宗四銖的信譽,廣受天下人認同。”

“——太祖高皇帝之時,少府奉太祖高皇帝之命鑄造漢半兩,最終卻鑄成了三銖莢錢,徹底攪亂了整個天下的幣制。”

“從這件事就不難看出:錢幣最重要的,是信譽。”

“現如今,天下主要流通的秦半兩、呂太后八銖、太宗皇帝四銖——這三種錢當中,信譽最好的,就是先太宗皇帝下令鑄造的四銖錢。”

“這即有四銖錢足重、足色的緣故,同樣也是因為天下人,對先太宗皇帝的信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