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大早,天還沒亮,兄弟二人便跟在母親賈夫人身後,出現在了長樂宮長信殿外的廣場之上。
長信殿外的高臺上,太后竇氏、天子劉啟早已到場,神情滿是莊嚴;
而在長信殿門外的長街下,劉勝、劉彭祖、賈夫人母子在內的宗親皇室、後宮姬嬪、朝臣百官、功侯貴戚,也都悉數到場。
大儺驅鬼,是這個時代特有的‘節慶’;
按照劉勝的推算,如今的大儺驅鬼儀式,大致就是後世‘冬至臘八節’的前身。
至於大儺驅鬼的流程,也非常簡單。
就說此刻,到場眾人圍聚於廣場中央,那三丈長寬的大火盆周圍,看著那些身著奇裝異服的巫師、祭司,圍著火盆跳大神。
這個環節的寓意,大致就是那盆火,象徵著光明的漢室;而那些身穿奇裝異服、面戴各種面具的巫師、祭司,則扮演各路妖魔鬼怪。
此刻,他們圍著火盆跳巫舞,是‘妖魔鬼怪被光明所吸引’的意思;
等巫舞跳完,這些巫師、祭司就會把身上的鬼怪服裝、面具脫下來,交給到場的每一個人,拿去丟進火盆裡燒掉。
就好像只要這些服裝、面具燒掉了,就證明了‘光明必將戰勝黑暗’,妖魔鬼怪也已經被丟進火盆,為熊熊烈焰焚為灰燼;
等這個訊息‘傳’到妖魔鬼怪界,各路瘟神、鬼魅,也會自此對漢室這團‘火’避而遠之,以免引火自焚。
只是今天的大儺,卻明顯和往年的有些不同。
——廣場中央的火盆變大了;
跳巫舞的巫師、祭司變多了;
大儺剛開始,天子劉啟,也沿長信殿外的長階緩緩走下。
見劉啟靠近火盆,還沒結束巫舞的巫師、祭司們,只咿呀怪叫著讓道於兩側;
又呆愣片刻,巫師、祭司們便透過簡短的眼神交流,一致決定將大儺的程序,快進到‘燒鬼怪面具、服飾’的環節。
接過身旁巫師遞來的鬼怪面具,天子劉啟卻是眉頭緊皺,頭都不回的接過面具,一個接一個的將之扔進火盆。
木材燃燒的‘噼啪’聲,伴隨著巫師、祭司們咿咿呀呀的怪叫,襯的劉啟那被火光照亮的面龐,此刻卻只顯出難以言表的凝重。
看到這一幕,饒是知道自己身處如此嚴肅的場合,劉勝也不由暗自搖了搖頭,悠然發出一聲輕嘆。
“可憐夜半虛前席~”
“不問蒼生,問鬼神······”
“嘿······”
似有所指得吟出這句不知由來的詩,劉勝也只怪笑著側過頭,將身子朝身旁的兄長劉彭祖一傾。
“《削藩策》的事兒,父皇的壓力,怕也是不小?”
“瞧瞧這,敢挖先祖廟牆的人,居然都開始親自驅鬼祈福了······”
戲謔的調侃,卻只引來劉彭祖略帶警告的一個白眼;
在劉勝的胳膊上重重一捏,警告劉勝不要亂說話,劉彭祖這才上前,扶著母親賈夫人走到了火盆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