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劉勝知道,什麼東西該爭,什麼東西不該爭。
也知道那個位置,什麼人可以爭,什麼人不能爭。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劉勝年紀越來越大、對天子劉啟的瞭解越來越全面,劉勝心中對那個位置的本能渴望,也正在肉眼可見的消逝。
——劉勝,不願成為父親劉啟那樣的人。
所以在回答竇嬰這個問題時,劉勝只一陣說不出的坦蕩;
而這不夾雜絲毫虛偽的坦蕩目光,也終是讓竇嬰打消了先前的疑慮。
“這樣說來~”
“朝野內外的傳聞,是真的了?”
冷不丁又一問,惹得劉勝頓時已愣,卻見一旁的兄長劉彭祖,適時朝竇嬰‘嗯’了一聲。
看著劉彭祖和竇嬰二人的眼神交流,劉勝也會過意來,旋即面帶窩火的也點下頭。
“最開始,我們還以為是郅都那件事,惹父皇不高興了;”
“後來才知道,是因為《削藩策》的緣故,父皇才把我丟來這故安侯府,好讓丞相忙碌起來。”
“只可惜,丞相對《削藩策》的態度還是很堅決。”
“父皇的算盤落空不說,我們兄弟二人拜丞相為師的事,又被慄姬記恨了······”
看著劉勝面上那說不出的窩火,以及肉眼可見的惱怒,竇嬰也終是沒了遲疑。
“我明白了。”
“丞相反對《削藩策》,陛下正發愁,小九就因為中郎將的事,撞到了陛下的槍口上;”
“陛下令小九拜師,賈姬又擔心此事會被慄姬誤解,所以才叫小七也一同拜師。”
“可即便如此,慄姬也還是誤解了這件事,對你們母子三人懷恨在心?”
聞言,劉彭祖、劉勝二人稍一對視,便對竇嬰沉沉點下頭。
“我們擔心,日後我們兄弟二人封王就藩之後,留在宮中的母親會被慄姬欺辱。”
“可慄姬因為長兄的緣故,又實在有些‘風頭正盛’。”
“所以才請求丞相,幫我兄弟二人出謀劃策,化解慄姬心中的怨恨;”
“只是沒想到丞相請來的,居然是表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