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簫想著這些日子竺笙訓練太辛苦,又離家許久,估計奶奶要惦念了。他回覆:“明天,我去一趟笙簫華碗,見面再說。”
“笙笙,給你放幾天假,回家好好陪陪奶奶吧。”
讓笙笙專注於短影片內容生產,是黎簫為笙簫華碗定下的五年發展計劃。有了流量,才能保證其他業務的進行。
“YES,sir。”竺笙笑道。聽黎總的話,是竺笙心中認定的戰略。
**
當竺笙和家人團圓時,黎簫帶著花蒔去了赤水市中心的笙簫華碗總部。
“盼星星盼月亮,總算把你們盼回來了。笙總呢?”薄勒上來和黎簫寒暄,還不忘四處找竺笙。
工作室在壯大,黎簫有意樹立竺笙的影響力,所以現在,大家都叫她笙總。
“有進展,和我說也是一樣的。”黎簫道。
“妹夫!回來了。”這是竺笑。他留在了笙簫華碗,現在有竺笙這一層關係,沒人敢小覷他。他自有一種優越感。
但黎簫完全不慣著他。至少薄勒的人看來,黎簫毫無偏袒之意。
薄勒緊鑼密鼓吩咐下去,“佟銘,會議室準備好了嗎?投影、果盤,小張,列印合作商清單。”
這雷厲風行的態度,讓黎簫刮目相看。而且薄勒儼然把杭城的生活節奏帶來了赤水。
進入會議室,黎簫選了個比較靠近投影的位置坐下,長條會議桌上,每個座位上一份列印好的檔案,中間則擺著耙耙柑、甜橙和小橘子。
“嗯,果盤文化,不錯,可以寫進笙簫華碗的企業宣傳冊裡。”黎簫拿了一個柑子,撥開,隨意翻著檔案。
佟銘解釋,“聽堂哥說,笙總喜歡吃廟沱柑,又恰好是赤水特色。”
“可以開始了。”
彙報檔案是薄勒親自做的。
他先是回顧了一下,竺笙在長安期間,每天直播各平臺粉絲數的增長。尤其在開幕式當天,粉絲量一路狂飆。
“現在,我們抖手拍拍粉絲超過800萬,經後續發酵,B站、微博均破兩百萬。整體下來,全平臺增粉超過千萬。笙總,當之無愧短影片時代第一流量。這也證明了,黎總的觀點是對的,要做優質好內容。”
講一段之後,薄勒停下來,拍上司馬匹,也是職場生存的一項必備技能。
黎簫還不太習慣。他們曾經就是小作坊生產,幾個人,做事全憑真誠和熱忱。“你繼續。”
薄勒話鋒一轉,“可是相對於這個粉絲流量,我們的變現能力,顯然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在你們去長安的日子,我們這邊馬不停蹄,領下了全平臺的任務包,根據我們的流量做出了相應的雲報價。現在已經有很多廣告主、客戶找上來。”
辦公桌上的清單,實則就是廣告主的資訊集錦。
“我的意思是,通吃。每天上午、下午、晚上三個時段直播帶貨,這將會產生非常可觀的流水。”
會議室的員工,好幾個喉結滾動,感受到了薄勒的激情。是那種帶著兄弟們一起奔向康莊大道的激情,以及實力。
黎簫看得頭大了。
他不得不承認,薄勒在MCN這個領域,經驗豐富,且精明實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