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聽說巖井學長的電影也會在這次文化祭上首映,到時候一起去看吧。」
「他的新作品
要放在文化祭上公映麼?」利賀田嘴唇微張,「我還以為他要再次去參加peer電影節呢。」
「應該是會去參加的,但是會先在文化祭首映,據說他想根據觀眾反應來進行調整。」
「到時候去看看吧,希望他今年能獲得優勝吧。」利賀田奈奈子點點頭。
「喂喂,昨天的《無家可歸的小孩》你看過了嗎?」緒方真代這時又問道。
利賀田奈奈子頓時來了精神,坐姿都變得端正了,鄭重地點了下頭:「看過了,鈴真是個可憐的孩子……第一集的時候,我還不喜歡她,但是越看就越能理解她了。」
「希望她以後能過上幸福的日子吧。」緒方真代說道。
《無家可歸的小孩》收視率表現方面雖然不如《雙子神探》,但是卻很神奇地有著更高的討論度。尤其是第一集的一句臺詞「同情我,就給我錢!」竟然已經成了校園裡的流行語,年輕人們時常掛在口頭上。
當零花錢不夠花的時候,小孩會向父母伸出手來:「同情我,就給我錢!」
朋友之間互相打趣時,也會動不動說出這句臺詞:「同情我,就給我錢。」
甚至就連新大橋那邊的一名流浪漢,都在自己的窩棚前掛了一塊木牌,上面寫著:同情我,就給我錢。
還有一個記者拍攝了照片,發表在報紙上,引發熱議。
這句話還引申出了更多版本,比如說:【同情我,就和我交往】、【同情我,就便宜點賣給我】、【同情我,就把你的豬排給我吃】等等。
在這個網路還沒有流行,宣傳幾乎靠著報紙電臺的時代,網路流行語卻只透過人口相傳,就能起到病毒式的傳播效果。很多就算沒看過劇的人,就漸漸地在各種場合聽說了這句話,從而知道了這部劇。
而當中的一部分人,則會在月九忽然想到這句流行語的出處,然後開啟福山臺,看看這究竟是怎樣的一部劇。
松下伸也吃過飯後,有些不開心地離開了。那兩個女生全程都在聊《無家可歸的小孩》,對於他的力作《雙子神探》提也沒提。
……
「森又,明天和我一起去學園祭吧。」藤原圭找到井上森又,忽然說道。
井上森又聽到這話,先是一怔,眼睛亮了亮,隨後低了低頭道:「謝謝你,藤原老師,不過真的不用了。我們學校的學園祭已經快結束了……」
「不是你們學校的學園祭,是我學校的。」藤原圭說道,同時在心裡不屑一顧,區區一個國中,學園祭能有什麼好看的?要知道大學的學園祭還有規模盛大的學生聯誼會呢。所以每年學園祭過後,附近的旅館都會爆滿。
更別說,東文藝作為藝術大學,藝術文化氛圍濃厚,文化祭的精彩程度是其它學校無法相比的,你個小屁孩哪見識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