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高衍一方面是擔心問錦,另一方面也是在擔心段風平,他總覺得此人唯恐天下不亂,而且此人無論是心計還是城府,都遠勝一般人,確實難以對付。
如今他身為龍吟閣閣主,在江湖上地位很高,如果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他是背後謀劃之人,最後也很難扳倒他。
就這樣一夜過去了,兩人一早起來,隨兵士一起訓練,兩人在這件事情上很默契,之後他們二人都沒有主動提起此事。
而另一邊,雲時一直在東宮,輔助太子劉曦風處理政事,結果又立下奇功,這是李旭萬萬沒有想到的。
李旭本就是劉義山的結義兄弟,而且為人處事圓滑,深諳官場之道。這些年在後漢朝廷之所以能站穩腳跟,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身邊黨羽眾多。
很多官員都暗自依附於他,不過李旭深知劉義山最恨結黨營私,所以李旭雖然黨羽眾多。
但是他從來都不四處招搖,也很少私下與其他官員見面,所以劉義山也沒有察覺,就是因為李旭擅長隱忍,雖然在朝中黨羽眾多,不過卻沒有被任何人發覺。
雲時何等聰明,他一直暗自調查李旭,再加上從書筠口中,得知李旭平時一些異常的生活習慣,最終讓雲時發現李旭手下確實有很多依附的官員。
雲時知道後,自然只能等待時機,他不能直接告訴劉義山或是太子,畢竟李旭在朝中勢力太大,如果沒有真憑實據,是扳不倒李旭的。
況且他也沒想過扳倒李旭,他只想讓李旭知道,他只是想要重新奪回兵權,不再讓李旭小看他而已。
最終他終於等到了這個機會,雖然朝中有很多官員依附於李旭,讓李旭可以穩坐釣魚臺。但這其中有很多官員,其實都是中飽私囊、貪汙腐敗之輩,雲時心裡明白,他雖然無法針對李旭,但是可以針對他下面的這些官員。
如此一來,他不只懲治了很多貪官汙吏,贏得了很多百姓的愛戴,而且還打壓了李旭的勢力,讓李旭不敢再小瞧了雲時。
此事是雲時接太子之手,削弱了李旭一部分勢力,李旭也不好多說什麼,因為他一直都跟著太子身邊,因為他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
所以他在朝中一直都很支援太子,對於太子做出的決定,他自然不好多說什麼,自然認下這個啞巴虧。
況且他手底下有很多官員,確實應該整治一番,要不然最後還會牽連到他,那就太不值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