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高毅背後有南唐的支援,而他們在邊境只是勢單力薄,所以如若想要動手,就必須有一個合適的時機。
雲時當然深知這一點,不過他與問錦和書筠不同,他自小跟這段風平學習過一些帝王之術,他懂得作為一個帝王,在此時會有怎樣的心理。
問錦和書筠都是將門之後,都只會按照兵法或是軍情來打仗,而他永遠靠的都是人性,因為他覺得戰場上所有的事情,都是瞬息萬變的,而唯一不變的就是人性。
一個人的性格是不會輕易改變的,高毅他身為北齊之主,他一直都是一個多疑的性格,而且他的志向是一統天下,成為天下之主。
所以在這個重要關頭,他絕不會允許有任何不穩定的因素出現,所以他一定要做到有備無患。
因為他多疑的性子,所以導致他心裡明明覺得,此次後漢應該是佯攻,但是他為了以防萬一,就必須要正面應敵。
性格多疑的人,總是容易多想一步,尤其高毅還是一代梟雄,他就會考慮的更長遠,他此刻心裡一定會想,劉義山此舉可能是另有深意。
比如說此刻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後漢需要休養生息,是絕對不易動兵的,但是他卻偏偏在此刻用兵,可能是真的有所圖謀,只是目前還不知道他的用意。
高毅還會想,劉義山故意在雲汐和高衍大婚之際,然後突然出兵北齊,讓世人以為,他只是佯攻想要破壞聯姻,但實際上卻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最終的目的就是趁著北齊軍備鬆懈,然後打一個措手不及。
這些都在高毅的考慮範圍之內,雖然在常人眼中來看,高毅這都是杞人憂天,但是高毅是一國之君,而且野心勃勃,所以他總是會多想一步。
他總是覺得後漢此刻出兵,是不和常理的,而往往不和常理的舉動,背後都有著天大的陰謀...
這一切都在雲時的掌握之中,因為他料定高毅就是這樣一個人,所以他辦法讓高毅上鉤,因為雲時的處世哲學就是,這世上所有東西都會改變,而唯有人性不變。
書筠自然不是很理解雲時的想法,因為他覺得這樣是一種賭博,如果高毅在這件事情上並沒有多想,或者他並不是一個多疑的性格。
那雲時很有可能就賭錯了,而且一旦賭錯,配上的很有可能是清寧軍十萬精銳的性命,所以書筠真的很緊張。
但是書筠知道雲時處理事情向來穩重,此次雲時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應該是心中有必勝的把握,才會做出這樣的判斷。
不過書筠為了安心,還是主動問了雲時,“你此次設下的陷阱,你有幾成把握,高毅就一定會落入你的圈套?”
“其實我也沒有什麼把握,但是富貴險中求,此前所有以少勝多的戰役,都是在賭對方的心理,不是嗎?”,雲時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