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上,殷致遠滿臉麻木。
呆滯片刻後,他忍不住第四次問出同一個問題:“你確定沒出錯嗎?”
“只用一週,就做出來了???”
許夢翻了個白眼,“要不你去問問研究所那邊?”
“我們只能看到引數,具體的效果得落地才能知道。”
“但是,如果那邊沒造假,給的資料都是真的,那確實做出來了。”
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造假?
殷致遠下意識搖頭。
怎麼可能。
現在多少人在盯著這個專案,誰敢在這時候造假?
但他還是難以置信:“可是這也太快了……”
在他的常識中,這種重大的技術突破,總是跟時間正相關。
就算出現了不講道理的天才,想要有實質性的進展,需要投入的時間也往往以年來計。
尤其是涉及到充滿隨機性的材料學實驗。
可現在……
在特別工作小組的飛速推進下,許夢把實驗流程交出去後,僅僅一週那邊就把東西給做出來了。
這根本不像是從無到有製造一種新材料,反而更像是照著已經發表的論文,進行成果復現!
甚至很多發表出來的論文,復現起來都困難重重。
相比之下,許夢這就離譜太多了!
一週之內完成……
這恐怕根本沒走什麼彎路,做好裝置磨合、跑順實驗流程後,幾次就把成品給搞出來了!
殷致遠感覺自己的科研常識遭遇了嚴峻挑戰。
不只是他,同行的五位特別行動小組成員,也是大寫的懷疑人生。
只有小助理陳夢玲沒什麼科研常識,除了學長牛逼,完全沒有別的想法。
兩個半小時後,飛機在沈城落地。
沒有任何多餘的流程,一行人直奔實驗室。
實驗室中的工作人員在迎接時,面色都很精彩。
就在幾天前,上級突然要求擱置正在進行的專案,所有裝置、人員、實驗室都為這個突然的任務讓路。
大家執行起來當然不敢怠慢,但好好的日程被打亂,自己的實驗被延後,心中難免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