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這些詩,都是出自李中華的手?”李世民讀過幾首詩之後,很是驚訝的問道。
“這個問題,也是老臣想要知道的問題,如果這些詩,都是由李中華所作,那這個人的才學,可就非常的了不起了。”王珪很慎重的說道。
“就算是他所寫,也只能說他寫的詩不錯,真正的才學,可不只是會寫幾首詩。”李世民不置可否的說道。
“話雖如此,臣還是建議陛下,應該愛惜人才,任其鑽研經商,臣擔心,最後恐怕會埋沒了他的才華。”
“朝廷開科取士,如果他真的是個很有才華的人,只要參加科舉考試,朝廷總歸是不會埋沒他的才華。
如果只憑這麼一本詩冊,朕便對他破格提拔,對天下的讀書人又如何交代?
以後的讀書人,如果不想著做學問,只想著寫幾首好詩,便可以走捷道,求得一官半職,豈不是誤入歧途了嗎?”
“陛下所言甚是,是臣考慮的不周了。”王珪見李世民並不贊同,只好無奈的說道。
“王愛卿乃是禮部尚書,懷有一顆愛才之心,惟才是舉,並沒有什麼錯。
對於李中華這人,只需要關注就可,拔苗助長,對他有時候並不是什麼好事,繼續等待下去,或許他還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
事實上,李中華的一舉一動,始終都在李世民的掌握之中,而早在降旨封賞李中華之前,對李中華的調查,便己經展開了。
李中華幾乎是突然出現在長安的,關於他出現在長安城之前的事情,查不到任何的情報。
隨後,李中華帶著楊雪一家,匆匆的逃離長安,到達劍南道的益州雙流縣,這才落了戶籍。
若不是他出手,解決了天花疫情,緊接著又在奉旨回到長安的路上,救下了蜀王李恪,又回長安,救了長孫皇后,接二連三的立下了大功。
單憑他一個身份來歷不明之罪,便可以判他死罪。
這樣的人,再有本事,李世民也不會放心的使用,
嚴文禮是李中華府中的管家,也是李世民明著放在李中華身邊的人,以李中華的聰明,李世民相信,絕對是瞞不過他的,況且李世民也沒有想過,要瞞住他。
至於暗中,李世民也是佈置有人手的。
不過令李世民感到莫明的是,不管是他安排在明處還是暗中的人手,誰也說不清楚,蒸餾酒是怎麼釀出來的。
顯然,李中華並不相信,朝廷從司農寺中,選送到他府中的奴隸。
可是李中華又裝作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不僅笑納了司農寺選送給他的奴隸,而且也沒有更換嚴文禮這個管家。
這就很令李世民刮目相看了,更加認定了李中華,此人不僅聰明過人,而且心計甚深。
李世民原本擔心。李中華會加入蜀王李恪的陣營,為其出謀劃策,妄圖爭儲。
可到現在為止,除了剛到長安的那幾天,蜀王李恪去找過他,想要回幾個歌妓,李中華並沒有主動的去拜訪過蜀王府。
李中華對此完全不知情,幸好他並沒有和蜀王李恪交往甚密,否則怎麼死的他都不知道。
雖然魏王身邊也聚集了許多的幕僚,可以說是人才濟濟,但李世民卻不會限制其發展壯大,如果蜀王李恪起了爭儲之心,那是李世民絕對不允許發生的事情。
原因很簡單,因為蜀王李恪不是長孫皇后所生,同時還有一半前朝皇族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