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爛場雨’唯一的辦法,就是搶收小麥!
而且搶收過後,還要及時的將小麥送去烘乾,不然潮溼狀態下放久了一樣發芽發黴。
在以前,收麥子全憑人工,每到一塊地裡,用鐮刀割了小麥,打成小捆。
然後十對或五對一組、麥穗朝上立在地裡,等著曬乾了,再用扁擔挑回家。
而如今時代不同了,機械化已基本普及,也是因為種地的人少了,不用機器確實不行。
這裡用到的機器,就是收割機,效率提升的很高,一臺大型收割機堪比一百多人的效率!
並且,本地收割機不夠,還可以從外地調,機器是肯定不會缺的。
只是調動的過程中,卻發生一件糟心的事,這次不是天災,是‘人禍’!
有些地方的高速公路,竟然以各種理由,不讓收割機下高速,造成上百臺收割機被‘困’在了高速上。
理由無非是沒辦什麼證件,不能免高速費,還有‘超高’、‘超寬’等。
必須交上高額的罰款、與高速費才能下高速。
但眼下正值‘爛場雨’情況下的小麥搶收關鍵時期,很多收割機都是臨時緊急調過來的。
可高速路上負責人的一句‘規定’,死活就是不讓下,誰來了都不好使。
有個別實在著急的,交上錢,那也能下。
就是這個錢啊,誰來承擔呢?
還能誰來承擔,農民承擔唄!
收割機車主跟農民聯絡好,多少錢的高速費先出了,我才能去幫你搶收小麥。
再加上這些受潮的小麥還不是光割完就行的,必須割完後馬上送去烘乾廠烘乾。
烘乾也要錢的啊,這樣一來就是高速費、罰款費、收割費、還有烘乾費。
以及從播種時的費用、肥料的費用、澆灌的費用等等……
然而農民種一畝地才掙多少錢?一斤小麥才多少錢?
算下來,根本不掙錢了啊。
甚至真要把高速費、罰款費、收割費、還有烘乾費全部交完後,說不定還得搭上點。
生意人知道賠錢的買賣沒人幹,那農民們就要賠錢種地嗎?
沒有收割機,光靠人力搶收,又能搶收多少呢,僱人收麥子的話,成本比收割機還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