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別以為我們不知道,你現在給的這些錢,是想以後從我們身上套取更多而已!”
“沒錯!若是我們在這裡屈服了,往後再想站起來,那就更是難上加難,甚至我們的後代也得跪著!”
“好不容易出現個願意帶我們站起來的人,絕不能因為舊資本答應在我們膝蓋底下墊層薄墊,我們就打斷幫我們人的腿,然後繼續跪著,我們不想再跪了!”
“是!我們不想再跪了、不想再跪了、不想再跪了……”
聽著那形成山呼海嘯般的吶喊聲,郭度臺屬實大驚,顫巍巍的身形退了兩步,直到被曹望攙扶才止住。
隨即,充滿無比恐慌的聲音,顫抖著從郭度臺嘴裡發出;
“壞、壞了……這些人,已經開智了……”
其實說到底,資本家與普通人的區別,就在於一個資訊差。
資訊不對稱,才會產生各種利益,同時差距越大,利益也會越高。
可若是太多人看透這塊,資訊差就會被填平很多,資本家還怎麼賺那麼多錢?
所以,大部分的資本家,都是希望普通人‘目光短淺’的,那樣才更好受他們操控。
於是,他們經常往外散發出誘導資訊;
人生在世,就是要及時行樂,二十歲喜歡的東西,等三十歲再擁有,將毫無意義。
人生在世,理應今朝有酒今朝醉、千金散盡還復來,大膽消費才能追求想要生活,不留遺憾。
人生在世,花未來的錢,過好現在,也不失為一種幸福,因為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來……
這些聽上去都很有道理的話,其實處處藏著坑。
延伸來講,和讓人光顧眼前、不顧以後、顧頭不顧尾有什麼區別?
唯有把目光放長遠了,才能識別這些謊言,只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呢。
畢竟,當下的慾望,往往是最強的慾望!
遠古時候的人,也是能忍住當下慾望,餓著肚子把糧食種進地裡,等待來年豐收,方一步步壯大。
否則人與動物也沒什麼區別,有一頓沒一頓、飢一頓飽一頓的生活,人類也不是沒經歷過那種階段。
正是開智後,有了思維、有了規劃,人類才逐漸與其他動物拉開差距,直至站上生物鏈的最頂端,掌握了對其他動物的生殺大權。
在資本家的眼裡,窮人就像是沒開智的動物,所以總自以為是覺得,他們用一點點錢,也能掌握這些‘動物’的生殺大權!
可眼下,看到那麼多人用錢收買不了了,意識到這些人有了‘開智’現象。
郭度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恐懼,他有一種預感,未來再想用錢過上高高在上的人生,很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