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想從個人手裡拿下那些房,重新炒起這片郊區房價的陰謀沒得逞。
即便潘端江心有不甘,但他作為一名生意人,還是理智的權衡利弊;
“現在那些韭菜都已經被忽悠傻了,竟然相信那什麼房神,最後真會白送他們每人一套房嗎?”
“想要在這個時候買下他們手裡的房子,勢必要付出更高代價,完全不值了。”
“可不買下他們的房子,有這麼低的價格託底,這片郊區房價算是廢了。”
“畢竟那些炒房的可不傻,剛需更不可能來買我的高價房。”
“沒有利益可賺的事情,我才不會賠錢去做,只能爛尾了……”
於是,潘家這次竟真的選擇了‘斷臂求生’,停下他們在這片郊區裡的工程,不打算繼續建設了。
這下,可苦了那些衝著潘家是大開發商的名號,買了他們樓盤房子的購房者。
現在看到工程停了,購房者們意識到要爛尾,趕緊組織維權,卻收效甚微。
而沒過多久,潘家又盯上了另一個郊區。
將那七萬塊錢的資金,全投在這一片區上,準備好好收割一番,彌補上次的損失。
潘端江此次信心十足;
“大丈夫,就是要能屈能伸!”
“之前算我看走了眼,估計是遇到一個騙術高手,借我炒高那一片的趨勢,在給韭菜們下著某種套。”
“這回,我用足足七萬塊錢,把這一片的郊區開發地段全包了下來!絕不再給任何人見縫插針的機會!”
“就不信了,以我在地產行業裡的經驗與地位,還能割不了韭菜、撈不到錢?”
“韭菜們的記憶都很短,應該用不了多久,他們便會又倒在我的鐮刀下,嘿嘿嘿嘿……”
很快,潘家那套‘無他、唯手熟爾’的手段再次上演;
炒作概念、虛構售價、捂盤惜售、營造恐慌、先漲後降、裝修溢價、抱團抬價、聯合中介……
一番操作下來,那片區房價真就是‘噌噌噌!’的往上漲啊。
明明只是一堆鋼筋水泥,卻吹噓的比金子還價值不菲,令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