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潘端江狠了狠心,他們潘家現金流雖然不多了,但還有其他資產啊。
尤其是持有外賣總公司百分之十五的股份,價值超過了十五萬!
放到全球物價貶值一百萬倍前,這十五萬塊錢,可相當於一千五百個億呢!
“五萬塊錢,應該可以搞定了吧……”潘端江又在計算著。
“不!穩妥些,直接一半,大不了以後再花錢把股份買回來!”
他確實下了狠心,要賣掉自己手中持有的一半外賣總公司股份,來補貼自己的主業。
這可是真正的百億補貼了,並且是整整七百多億納錢的補貼!
不過,心雖然狠了下來,又有一個問題,要找誰來接手賣出的這些股份呢?
簡單來說就是,這部分股份按照市值,是價值那麼多錢的。
但像商品一樣,價值幾何,總得找到買家出錢來買才行。
七百五十億納錢,不是個小數目。
能一下子拿出那麼多錢的人,即便放眼全國,不說屈指可數,也絕對是少之又少。
而潘端江首先排除在外的目標,就有兩個,外賣總公司的大股東和二股東。
因為一旦把這些股份賣給了這兩位,那以後再想買回來,可就難了。
這麼多年來,外賣總公司的大股東與二股東,他們都想自己能徹底的掌控整個公司。
但他們的股份,此刻處於一種很微妙的平衡。
一個持股百分之三十六,另一個持股百分之三十四,僅僅相差了百分之二的股份。
潘家被夾在中間,往往要起到一個制衡作用。
二股東曾不止一次的找過潘家,大股東也沒少拜訪過,但都被潘端江拒絕了。
因為潘家的這位家主,也有著自己的野心,大丈夫生居天地間,豈能鬱郁久居人下!
“那兩個老狐狸,當初餓團能在百團大戰中殺出重圍,靠的是大傢伙的共同出資和努力。”
“結果在崛起之際,他們各自就用各種手段,把其他人的股份都吞併了。”
“唉!也怪我當時下手太晚,不然現在也不會跟他們差距變得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