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啊,這幾天我有點頭緒了,試試沒什麼啊。”明歌開心的答道。
明歌回家後就打包了行李,她打算這次去一趟杭州去請求那位音樂家給自己一點點建議。
當火車轟轟開通之後,她坐在火車上看著外面的風景,真有一種“小橋流水人家”的感覺,這位老人住的屋子在一所鄉下小鎮。
明歌不知道老人喜歡什麼,聽說老人除了古風音樂這種古琴古箏的創作之外,更是喜歡書法和繪畫。
明歌就都投其所好,買了一些明朝的宣紙和清朝的煙臺,徽墨是一種非常好的墨,她託人買到了一些,帶著這些禮物來到了老人的家裡。
她輕輕敲著木板做的門。
如今這個年代,已經很少有人還住這種木板做的門,說是木板也不全是木板,而是由一些竹子做成的門板。
“誰呀?”以為深沉濃厚的聲音從屋內傳來,明歌看見一位身傳佈衣長袍還有一點小鬍子的老先生從屋內走了出來,好一個仙風道骨的模樣。
“小姑娘,有事嘛?”老人一看是個小姑娘也不說什。
,明歌說明了來意,老先生卻怎麼也不願意再次創作,明歌把那些禮物拿給老先生,老先生看起來非常喜歡,卻怎麼也不接受給她創作歌曲。
明歌就發揮那種不完成任務絕不後退的勇氣,在老人周圍的地方租用了一間房子,每天鬥跑去幫老人澆花。
“小姑娘,我說了不會再創作了,你怎麼這麼固執?”老人坐在那裡喝茶。
明歌還再給花花草草澆水。
“沒關係,老先生,我挺喜歡這裡的,要不是因為事業我也想待在這裡種花弄草。”
明歌一邊說著一邊拿過傍邊的剪刀剪取多餘的枝椏。
一盆青松在明歌的手下栩栩如生。
這位老人看著明歌侍弄花草,眼裡又一種滿意的眼神,但明歌自己不知道。
老人每天吃過飯後都要練字,平時從來不讓任何人走進去。
“小丫頭,你跟我進來吧。”明歌聽見老人叫她,就跟著老人一起走了進去。
老人在桌子前站住,問明歌。
“丫頭,會研墨嘛?”明歌愣了一下之後,放入了一塊徽墨,輕輕研磨了起來。
老先生說“墨要濃而不稠,淡而清素。”
他揮筆寫了了“博學而篤志”五個字。
明歌看見老人潑墨起筆的姿態,彷彿看到了古代那種隱居山林的那種道人,這是她mv裡缺少的一種靈魂之感,她突然想要邀請老人一起拍攝,可她忽然想到老人是一定不會參加這種活動的。
又過了幾天,申然打來電話詢問明歌的下落。
明歌說自己在南方,明歌本打算和老人告別之後就回到劇組,老人這時答應了幫明歌創作。
明歌非常開心,於是這幾天就和老人一起創作。
“小丫頭,詩詞功底不錯,看來你是真的喜歡啊,我也就放心了。”兩人合作之下老人譜曲,只不過歌詞一直難以定位。
明歌希望是古典與現代的結合體,體現唯美古風的內涵,也體現現代的風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