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霄三號,這裡是天宮空間站,天宮空間站全體站組工作人員歡迎你們的到來,自動接泊已啟動,接泊港A2區06,預計六分鐘後進入自動接泊程式。”
隨著沖霄三號太空梭逐漸接近天宮空間站,徐諾等人聽到了空間站發來的訊息。
徐諾眾人也是“近距離”的看到了人類航天史上的第一個浩大工程——天宮空間站。
幾年前,在人們的印象之中,天宮空間站還僅僅只是一個規模不大的空間站,那時候由天和核心艙,問天、夢天實驗艙組成,可同時停靠三艘飛船,最大構型時,總重也僅僅只是超過百噸而已。
時至今日,隨著華國航天使用了徐諾的真實集團的冷聚變反應堆和等離子引擎開啟新的航天時代後,高效率的天宮空間站擴建便是一年一個新樣子,可以說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現如今的天宮空間站已經有點小號版“領航員號空間站”的感覺了,近距離給人的視覺衝擊感簡直不要太震撼。
二十四個主要核心、實驗、生活、物資艙組成了環形軌道艙,這還僅僅只是天宮空間站的第一階段擴建計劃的成果。
隨著華國航天的事業越做越大,以後要進軍火星的時候,天宮空間站或許還會繼續擴建,亦或是再造一個全新的空間站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徐諾真實集團的太空電梯都已經在開始籌備當中了,待到太空電梯建成之後,建造空間站的效率將會更進一步的大幅提升。
“天宮空間站!這就是咱們的空間站啊,好大一個傢伙!”
當沖霄三號太空梭內的熊立透過舷窗親眼目睹到了天宮空間站之後,整個人都被震撼驚呆了,雙眼緊緊的落在天宮空間站上,一眼都捨不得挪開。
“這是咱們人類航天工程的偉大藝術品啊。”
馬勇不禁讚歎道。
“搞寫作的形容起來就是不一樣。”
白玉堂點評了一下馬勇對天宮空間站的讚美。
“各位,我們已經抵達天宮空間站的接泊範圍,即將進行自動接泊,待到完成接泊成功之後,我們即可有序的登陸天宮空間站。”
三名專業航天員中最年長的那一人向眾人溫馨提示道。
眾人紛紛點頭。
這一點自然是知道的,畢竟都是接受了專業的航天訓練,基本的航天素養都是在的。
“沖霄三號,已開啟自動接泊程式,自動接泊倒計時120秒。”
從藍星地面飛到太空之中的任何航天器,譬如說太空運輸船、載人飛船、太空梭、貨運船或貨運太空梭等,全部都要跟天宮空間站進行對接。
現在的天宮空間站最大接泊飛船的數量是二十四艘,大到沖霄三號這樣的太空梭,小到仍在使用的天舟飛船等,都可以全自動的接泊在天宮空間站上。
而在天宮空間站上,有著一個離線版本的人工智慧系統“天宮”,這個人工智慧使用的便是徐諾的AI底層邏輯,準確來說其實就是航天局從徐諾那裡購買的一套AI系統,運用在了天宮空間站上面。
之所以使用離線版本的AI,那是因為畢竟這是華國積數年之力打造出來的天宮空間站,如果跟地面互聯的話,那麼就避免不了被“攻擊”的風險。
“接泊港A2區06已完成沖霄三號自動對接複核掃描,距離547米,校正對接,偏差0。”
在天宮空間站的A2區06接泊港口,由人工智慧“天宮”和空間站操作人員雙重保障沖霄三號太空梭的對接。
當然了,通常情況之下,都是由“天宮”來進行自動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