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又表示,他乃堂堂皇子,也是未來的太子。
這件事,在皇帝還是太子的時候,年幼的他剛展現出非凡的天賦,就已經被當時的老皇帝看中。若非年齡太小,老皇帝又年事已高,怕是當場就要被立為皇太孫,他老子連皇位都沒得坐!所以,他才敢直言此事!
如今的皇帝對這個兒子,也並非沒有忌憚,這才遲遲不肯立太子。
但是,這改變不了他能力強、實力強、聲隆望重的事實!
無論皇帝多麼不願意,唐長生就是呼聲最高的第一順位繼承人,被無數人認定會成為一個好皇帝,這毋庸置疑!
若是這樣優秀的皇子出家為僧,即使能解決一家的問題,豈非以一人之私、一家之私,置天下百姓於不顧?
王的任務是牧民,不是去廟裡做和尚!
鼓動一個優秀的皇族接班人去做和尚,枉顧黎民百姓,這就是佛的慈悲?
最後,大概是知道,以上說法只能說服一般人,對於佛和菩薩肯定遠遠不夠。
唐長生乾脆自負的表示,根本不需要佛祖賜福,他就有把握,在十年內突破血脈枷鎖,為皇室找出一條可行的登天之路!
他甚至當場展示了一番讓皇帝都又驚又怕又喜、直至面無人色的高深武道技巧!
觀音當然不懼這些,道術中有更多高妙的手段,能做到更誇張的事情。
但是這個唐長生表現的越傑出,反而讓這位菩薩越無奈。
最後,面對菩薩的舌燦蓮花,面對皇帝的反覆,唐長生直接搬出了一條唐太宗當年留下、差點被人遺忘的祖訓!
太宗後人、不問鬼神!
這連祖訓都搬出來了,就代表他心意已決,誰還能如何?
除非觀音當場撕破臉皮,否則半點不買她面子的唐長生,完全沒有被“點化”的可能!
菩薩當然也可以強行渡化唐長生,讓他變成榆木疙瘩唐三藏,畢竟兩者當時的實力差距實在太大。
但不知出於何種考慮,菩薩終究沒有那麼做,反而選擇了另一種方式,透過談判,邀請三皇子西行!
一番洽談過後,西行之議終於達成,唐長生成了“取經大使”,負責招募西行使節團...
整個使團,最遲將在本月底出發,人數上限三百,成員不限,唐長生擁有一半的招募權,西方教也有一半的推薦權。
使團出發後,必須在一年內抵達靈山,並且獻上觀音菩薩為三皇子準備的一份拜禮!
此外,使團成員雖然不限來歷,卻必須“心懷誠意”。出發前,就要將一座“靈山”請入心中!
實際上,這就是讓佛祖對“使者”施以禁制,這個禁制不能讓佛祖對當事人生殺予奪,卻能讓使者的力量受限,以此考驗心誠與否!
大體上,受限的力量,會被控制在凡人極限的程度。就這,還是考慮到普通人一年內絕對沒可能從南瞻走到靈山,才放寬的限制。
所以,這次前往西方朝見佛祖的隊伍,雖然能人異士不少,但其實都是“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