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楊銘看來。
無論任何時代,人都會追求幸福的。
正如那些奮不顧身,從內地偷渡到香江的偷渡客一樣。
老先生是因為問起楊銘的老家,楊銘說起了父親的情況,老先生也知道,絕大多數偷渡到香江的人,正是因為國內和香江的經濟收入差距太大有關。
如果國內發展到一定程度,即使是放開了,怕是也不會有多少人再用這種方式前往香江。
楊銘想起,1979年春節前後還有一波的偷渡潮,涉及到幾十萬人,成功逃到香江的有幾萬人。
除了成功逃到香江的這幾萬人,有些是直接被內地抓到遣返回老家,有的則是偷渡過程中葬身大海。
楊銘看來,根本沒有必要做出那樣的犧牲。
所以,他覺得真正要解決的辦法只有一個。
那就是發展經濟!
像後來的特區鵬城富裕程度,已經不輸給香江的時候,偷渡到香江的幾乎已經滅絕了,除了一些非法犯罪份子,還是想透過這種辦法走私,或者跑到那邊而已。
“老先生,在我看來,唯一解決偷渡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發展經濟,招商引資,吸引外資到珠三角發展,那些人到珠三角有就業後,必然安定下來。”
老先生點點頭。
這些,他去年的時候就意識到。
也正是因為那樣,他才那麼緊迫把這些海外華資富商代表邀請回來參加國慶典禮。
除此之外,現在讓老先生感覺更加到。
現在正是發展最佳機會。
正如楊先生說的那樣,現在東洋,灣灣,甚至香江的工資是越來越高。那麼意味著,許多工業,工廠的產業鏈都可以轉移到國內。
現在國內放開,正好可以接收這些大批的外資工廠和工業。
不但創造國家和當地的GDP,解決當地大量就業問題,帶來大量的稅收,國家有錢了,普通人也有錢了,也就會進一步帶動消費。
這些天,楊先生一直在和他提醒,老先生也終於意識到這裡面原來他不明白的問題。
至於像偷渡到香江這種事,只是國內經濟發展出問題一種反應。
以前只是透過堵的方式來解決,沒有想過如何來梳的辦法來解決。
以至於一直都有出現。
“老先生,堵不如疏。除了經濟發展外,我認為既然國內人口太多,如果這些人想跑到香江,那為什麼不放他們過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