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奪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 第1309章:香江十大天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09章:香江十大天王! (1 / 3)

1991年剛剛到來。

楊銘除了注意到國際新聞,他也注意到香江本地的新聞。

其實,就有關於香江本地各大歌星的新聞。

歷史上,1990年代初,隨著譚張爭霸結束,譚校長淡出香江樂壇和張國容的全面退出,香江樂壇出現了真空期,以張學遊、劉德化等為代表的新人開始在歌壇斬露頭角,香江樂壇迎來了新時代。

1990年,黎名的火速走紅,將同屬寶麗金唱片公司的李剋勤的聲勢壓下,取而代之。

而香江樂壇的樂隊勢力亦開始被偶像派取代。

當時因為黎名和劉德化同屬偶像派,成為最大競爭對手,兩人曾被封為雙子星。

而唱將實力派的張學遊亦保持聲勢和前兩者被合稱樂壇“三劍客”。

隨後1991年,郭富成爆紅旋風從灣灣吹回香江,加上《東方日報》一篇打油詩的效應,香江“演唱會之父”張耀榮(另一說法為方逸嬅)將四位當時最受歡迎的男流行歌手統稱為“四大天王”,並得到市民廣泛接受,一直沿用。

四人都在多棲發展,但各自競爭最多的地方還是在音樂上,四人幾乎壟斷了1990年代香江樂壇所有獎項。

每年香江四大音樂頒獎禮期間,不僅四人競爭激烈、各自歌迷更是口水橫飛。

此時,和香江的樂壇和歷史上不一樣,但是,又有些相似,該出名的都出名了。

包括像陳百鏹這些人,很早就和歷史上一樣出名。

不過,歷史上最出名的當然是香江四大天王。

只是,這四大天王的名號到底怎麼來的?

除了最出名一個版本,也就是邵逸富或者方逸嬅,又或者是張耀榮最先提出來的。

另外,還有其他的版本。

但是,無論如何,歷史上邵逸富和方逸嬅因為TVB壟斷香江影視的關係,四大天王的形成也就歸功於他們。

而現在TVB在香江收視率各方面,早已遠遠落後亞洲電視臺。

至於挖掘新星這方面,更是無法和亞洲唱片公司相比。

在楊銘看來,香江四大天王的形成意義還是很大的,徹底帶動了香江娛樂圈的發展,不但影響了國內,還影響了整個亞洲娛樂圈。

香江四大天王最火爆的時候,可以說影響了一個時代。

包括九十年代,甚至2000年前後,都是最火的。

如今,楊銘看到這些新聞報道的時候,他也就響起四大天王的事。

今天是元旦,楊銘沒有回公司。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