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奪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 第700章:香江各大銀行利率上調!香江房價出現區域性微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00章:香江各大銀行利率上調!香江房價出現區域性微跌!! (1 / 3)

從燕京回來,已經有大半個月。

楊銘一直正常上下班。

1981年10月23日。

星期五。

楊銘剛剛坐下來,林秀芝給他泡了一杯咖啡。

喝完那杯咖啡,林秀芝準備再給老闆泡一杯的時候,說道:“你去把麥裡思叫來。”

麥裡思早已回到帝國集團總經理辦公室上班。

現在屬於董事長辦公室重要合同好和檔案,本來需要楊銘簽約的,現在全部交給秘書處,秘書處處理完交給總經理辦公室。

總經理麥裡思看完後,再交給各大部門。

也就是說,相當於麥裡思的工作又增加了一些,但是,麥裡思還是很樂意。

麥裡思來到楊銘的辦公室。

林秀芝關上門。

“麥裡思,有沒有感覺現在香江房價不對勁?”

按照楊銘前世的瞭解。

那股熾熱的炒樓風推動了地價、樓價上升,已遠遠脫離當時香江市民的實際承受能力。

據統計,1975年香江中小型住宅樓宇每平方尺約230元,一個400平方尺住宅單位售價約9.2萬元。

當時,香江市民家庭平均月收入1300元,購買一小型住宅單位的款項相當於市民約6年的工資。

然而1981年地產高峰時,小型住宅單位每平方尺售價已升至約1000元,一個400平方尺住宅單位售價增加到約30萬元,而市民家庭平均月收入約3000元,即購買一小型住宅單位的款項已相當於市民約8年半的工資。

這個時刻在1982年來臨。

這一年是香江地產業最暗淡的一年,地價、樓價、租金全面大幅下跌,官地拍賣會上投資者競投興趣普遍低落,冷落場面迭現,很多時候拍賣官在無可奈何之下被迫將多幅官地收回。

地產市場崩潰,首當其衝的自然是地價。

1982年,香江地價普遍下跌40%至60%不等,跌幅最大的是工業用地和高階住宅用地。

如九龍灣工業用地的售價,按樓面面積計算,從1980年12月每平方尺360元的最高水平,跌至1982年10月的每平方尺25元,跌幅高達93%。

高階住宅用地,亦從1980年9月每平方尺1502元的最高水平,跌至1982年5月的每平方尺540元,跌幅為60%。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