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隊緩緩前進。
十公里的路程,開了足足兩個多小時。
離開葉潭公社的範圍,楊銘已經看到,前面正是佗城公社,歷史上龍川縣最早就是來自佗城,佗城公社就是為了紀念佗城的。
其中,佗城公社和老隆公社是連在一起的,龍川縣的治所就在老隆公社。
在進入到佗城公社的那一刻,也就意味著他們真的回到了龍川縣,回到了楊繼榮的老家。
此時,楊銘目光看出去,佗城公社的街道上更多人,全部都是來迎接楊銘一家回來了。
“噼裡啪啦!”
。。
“咚咚!咚咚!!”
。。
現在鞭炮聲,敲鑼打鼓的聲音依舊沒有停下來。
不過,車隊沒有停下來。
緩慢地前進。
現在來到自己的老家,不但楊繼榮感覺到不一樣,連楊銘自己都感覺不一樣。
或許是因為這一具身體的血液真的是來自這裡吧。
楊銘說道:“陳震華,和前面車隊聯絡,讓他們在龍川縣的街道慢慢轉一圈,告訴他們,楊先生回來了,感謝鄉親們一直在這等他。”
陳震華和前面的車隊司機透過對講機聯絡。
沈先生和張秘書已經知道,安排車隊在小小的龍川縣的幾條主要街道轉一圈。
龍川縣真的非常有歷史,當年是趙佗發家基地,整個縣城,又是沿著東江發展,楊銘發現這裡的建築和紫琻縣那邊差不多,區別在於這裡多了一條東江從縣城穿過。
其中,這裡也算是東江的上頭。
香江人喝的東江水,實際上,正是從東江的上頭一直往下流入到惠城,再從惠城透過渠道等方式流入到香江。
也就有了香江人喝東江水。
這些車隊在龍川縣緩緩地轉一圈。
楊銘,楊繼榮等人沒有留在龍川縣,而是往老隆公社下面的三角塘生產隊過去。
三角塘生產隊,處於老隆公社下面很偏的地方,不但山多,路窄,這兩千多年來,偏偏出了楊先生這樣一個大人物。
十月份的時候,老先生和錫老派去的大人物到三角塘生產隊調查關於楊繼榮一家的資料。
當時,生產隊隊長楊樹海始終不明白他們說的生產隊說的大人物到底是誰?
難道真的是楊繼榮的兒子?
楊樹海不知道,三角塘生產隊的村民也不知道。
他們發現三角塘生產隊這裡,來了更多市裡,縣城,甚至老隆公社派來的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