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和三皇子又鬧出了一件事情。
在會試榜單貼出來之後,二皇子和三皇子因為江南鹽政的事大打出手。
這可是把太初帝氣的不行。
他有意要狠狠的罰二皇子和三皇子一回,可是皇后還沒等他行動呢就直接脫簪請罪,差點就跪在太極殿門口了。
貴妃那裡又是撒嬌又是耍賴的。
這兩個女人一個是他的結髮妻,是太初帝十分敬重的女子,一位是他放在心尖上疼著的人,他哪個都不好駁了面子,只能咬牙把這事忍了,還得給那兩個不孝子擦屁股。
因為這事,太初帝對肅王就更好了一些。
畢竟如今能讓他放心疼愛,沒有後顧之憂,又從來不會生事的就只有肅王這麼一個兒子了。
太初帝也只能在肅王身上來找到一些父子親情。
他雖然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可到底年紀在那了,還是很渴望兒女繞膝的那種親情的。
也許是為了打壓二皇子三皇子,也許是為了警告他們。
太初帝這次殿試的時候並沒有出現,而是讓肅王替他主持殿試,便是連殿試的考卷都是讓肅王給判的。
太初帝直接就讓人告訴肅王,這事全權交給肅王,隨他想怎麼判都行。
可能是私心裡太初帝也心疼肅王,覺得肅王一沒權二沒錢的,他活著的時候還好些,他要是沒了,那些不孝子不管哪一個登上皇位,說不得都要打壓肅王這個長兄,肅王的日子恐怕難過了。
太初帝就想活著的時候給肅王一些權力,另外也讓他斂些財,起碼將來手頭上不至於沒錢。
肅王心裡其實也明白太初帝的這種心思。
等到殿試的時候,他還真的大大方方的出現在金鑾殿上。
而蕭元在看到肅王的時候還愣了好一會兒呢。
他在西直門和肅王一起登著開城門的時候還覺得這人挺不錯的,和他聊天也挺愉快,還想發展成一對好基友呢,結果人家竟然是大皇子?
不過蕭元這人向來心大,他也沒覺得害怕,也沒怎麼著,等著策論的題目下來,他就開始抓緊時間寫文章。
可巧了,這次的題目便是他和安寧曾討論過的治理水患的問題,另外還有邊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