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香港1968> 086【文人地位】4/5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086【文人地位】4/5 (2 / 2)

霍耀文雖然一直都想搵錢,但說實話,在他心裡,搵錢永遠都不是最重要、最主要的一個方向,他擁有未來四十年的記憶,做什麼都行,偏偏選擇出版公司,還跟香港大學合作,就是為了提升自己在此時香港的社會地位。

只要港督府制定的“強制六年免費義務教育”一旦實施,以教材書和課外輔導書為主的香港大學出版社,一定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成為全港聞名的教育圖書出版社,而擔任社長一職的霍耀文,在無形之中就積累了很多的名望。

在之前得知香港大學出版社倒閉,學校又準備引進倫敦大學教材書以後,霍耀文的內心就已經打起了這些小算盤。

所以在香港大學出版社股份問題上,霍耀文並不是很在乎自己佔的股份有多少,在他看來只要在百分之四十到五十之間,已經很不錯了,哪怕最低的三十,他也能夠接受。

願意承受那是因為霍耀文和香港大學合作,本就不是為了賺錢而合作的。

自然也就不在乎股份是多是少。

當然了,股份多霍耀文肯定是高興的,但少一點倒也不會因此而難受,特別是百分之四十五,在他看來,這已經很高了,幾乎跟自己心裡最高的預期相差不遠,還有的多。

而且特別是拿到出版社的經營權,擔任社長一職後,只要隨著出版社愈發壯大,他這位頂著社長頭銜的人,完全可以走金鏞的路線,一步步的發展,提高霍耀文在香港的社會地位。

...

還在霍耀文心裡想事情的時候,面對面站著的張承頤看他不說話,還以為不滿意股份的問題,也是連忙說出學校方面的讓步:“學校雖然不會出資,但也答應把之前那幾臺印刷裝置無償的融進新的香港大學出版社中,同時學校後面那棟廠房和地皮也會成為新辦的香港大學出版社股權裡面。”

“是學校後面在薄扶林那個廠房?”霍耀文一愣。

“是。”

張承頤點點頭道:“後面那個廠房建造於40年代,當時是一間私人制衣廠,後來日軍侵略,製衣廠停工,那個老闆無奈之下便把製衣廠和地皮賣給了周希年,後來周希年把地皮和廠房轉贈給香港大學醫學科,準備用作新的教學大樓所用。

但後來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擱置到60年代,當時剛上任的樂校長本來是想著把那塊地起草新的教學樓用,可後來他和幾個院長一商量,新的教學樓起草在了東邊那片地,薄扶林那塊地擱置至今都沒用。”

“那倒不錯。”霍耀文目光灼灼,不提那批可能有些年頭的印刷機械是否能用,但就後面那塊地和廠房就差不多值了百分之五十的股份。

要知道那塊地雖然不大,但已經有了一個規模挺大的廠房,霍耀文的腦海裡裡就曾經有過跟幾個同學去哪裡玩耍的記憶,那間廠房雖說有些年久失修,但或許是當時建造的很用心,除了風吹雨打的痕跡外,裡面的支柱倒也沒有任何的損壞。

想來只要找個建築隊過去看看,基本上修補一下,就能當作出版社的印刷地了。

也免得他再花錢找地方。

想到此,霍耀文倒是挺滿意學校的安排,印刷廠是解決了,不過還需要一個員工辦公的地方,想了想那間廠房裡的佈局,記憶有些模糊,不過那廠房挺大的,印刷應該要不了那麼大,隔個辦公地來,應該不是多大的問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