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呆、二虎縱情高歌。
這民間曲調誰人所做已不可考,但整個王庭內無論男女、無論老少都在傳唱。
劈妖斬魔,莫問幼老,這裡面另有一段故事。
當年王庭與妖魔一戰,妖魔詭詐,避開王庭大軍,突襲王城。
眼看著妖魔大軍即將攻入王城,王城周圍鄉野間,行將朽木的老者重披戰甲,不尚未束髮的孩童提起戰刀,組成一支萬人軍,殺向了妖魔大軍。
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一萬老幼,九成戰死,終於等來了各路勤王大軍,破妖魔於王城外。
之後,不知哪位詩人,將這段故事編成一首曲調,傳唱至今。
每遇戰事王庭徵軍時,這充斥著滿滿腔熱血與淡淡淒涼的民間曲調,便四處響起,舉國上下,同仇敵愾。
此時兩人唱起這曲調,胸中報國之意顯露無疑。
阿呆、二虎兩人聲音一個悠揚綿遠餘力十足,一個聲若洪鐘大呂震人而耳廓,兩人唱來,竟有千百人合唱之雄壯。
不遠處四匹快馬正飛馳向青山縣,馬背上是一個少年,兩個中年男子,還有一個帶著面紗的女子。
忽聞這歌聲,少年眼睛一亮,猛地一扯韁繩。
稀溜溜。
駿馬一聲咆哮,前蹄高高抬起,停了下來。
“你們聽。”少年有些興奮道,“有人在唱劈妖斬魔歌,歌聲如此激盪雄渾綿延有力,定然是一方隱世豪傑人物,走,我們去會見一番。”
說著,少年雙腿一踢馬肚子,駿馬向著阿呆等人的方向疾馳而去。
阿呆、二虎同時止住住歌聲,向後方看去,不一會,便聞馬蹄陣陣,急驟如雨。
緊接著,四匹快馬疾馳而來,一路上煙塵四起,草屑紛飛。
阿呆與二虎相視一眼,同時運轉起了體內的靈力。
山中多匪盜,尤其是馬匪橫行,來無影去無蹤,官兵幾次圍剿都毫無收穫。
誰也說不準眼前這人是不是馬匪。
轉眼間,四人到了近前。
為首的少年驅馬上前,馬車也停了下來,少年下了馬,看著眼前一車人不禁有些興奮道,“剛才,是哪幾位高人在歌唱劈妖斬魔?”
阿呆聞言打量了一番這少年。
少年身穿白錦衣披著青緞袍,頭髮以絲帶隨意扎著,一張小臉上的稚嫩尚未褪去,年紀看去比阿呆還要小些。
少年年紀雖小,但行為舉止落落大方,不似一般少年,一雙眼眸更是澄澈透亮,隱隱有著青光閃爍,眉宇間英氣勃發。
阿呆細細看去,便見少年體內靈力充沛凝實,其身後三人更是不得了,體內靈力凝練如鉛汞,淡淡青光亮不刺目,丹田處還燃著一縷青色的火焰。
這三人是阿呆除了陸師外,見過修為最深厚的修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