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忙完了天色都黑了下來。
而在薛家做正房中,還亮著油燈。
此刻在正阿呆、薛濤正挑燈做著薛母買回來的試題。
之所以在正房做題,是因為薛丙文在正房,兩人若是遇到不會的,剛好可以詢問薛丙文。
不管怎麼說,薛丙文都是透過了院試的妙才,教導兩個孩子還是綽綽有餘的。
鎮試採取的也是院試的模式,分為兩個部分。
筆試是第一部分。
由於參加的鎮試的都是八歲以下的孩童,所以試題要比真正院試的試題簡單許多,而且還會去掉筆試的最後一道大題。
所以鎮試中,所要靠的只有三道題。
第一道,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會從兩千五百基礎文字中,隨意選出十個字進行解讀。
說文解字,有著嚴格的要求,共分為兩步。
第一步,寫出這個字是由哪幾個文組成的。
然後將這幾個文的象形圖畫出來,並解釋文的意思的。
第二步,才是解讀這個字。
在不同的環境下,解釋它的不同含義,並且至少解讀兩種以上。
第二道,填空。
這個聽起來很簡單,便是從道藏中選取一段話,擷取前面的一句,或者後面的一句,讓應試者進行補充。
填空也是十道題,出題是從三千道藏中海選出來的。
不過,院試的選題方向一般都是先生教過的內容。
第三道,釋義。
釋義共有三道題。
都是選自道藏經典著作某一篇或者一段,讓應試者進行解讀。
這第三道,就已頗要見功底了。
所以,此次鎮試雖設了這第三道,卻也是極為簡單的,也是平時最常見的。
薛丙文看著歷年試卷,心中不以為意。
忙完了活計,薛母也到了正屋看著阿呆做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