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料子點狀松花很明顯,水頭也還說得過去。
只是給人感覺沙亂,裂多,癬多,肉少。
這可不是一種好的表現。
怪不得這麼引人注目的料子卻乏人問津。
這樣的表現很難引起人的賭石慾望。
安然看到旁邊有人開啟燈看料子的皮殼內部表現。
應該是怕也是被第一眼吸引過來的。
打燈只見松花有水,其餘地方不是透光,說明是癬夾綠。
又往下面看,發現下面原石的皮殼居然上面的原石皮殼不一樣,原石一半色深,一半色淺。
黑色就變得有些漸漸變淺。
上面的部分沙粗亂,癬很多,一大片一大片的,基本都是癬,只有尖角下陷的部位看見沙細,應當有肉。
可是實在說不上表現好。
沒看到那人已經一臉失望的搖搖頭,這是不滿意。
也難怪。
很多人對於這樣的料子是有很多判斷的。
有蘚不能算瑕疵,可是松花很多,讓人歡喜讓人憂的一塊石頭。
算是好壞參半。
很多人不喜歡賭這樣的料子。
風險太大。
蘚要吃進去!那就是前功盡棄。
可是誰能判斷?
所以不好說。
可是安然看著覺得驚喜。
眼睛裡的料子可是個寶貝。
松花很喜人,重要的是資料分析的價值,無論資料怎麼分析,都不會是用賭石的行話來解釋,可是就像是海黃那一次一樣,幾千萬的料子最後價值為零。
就說明了很多問題。
這一次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