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未畢,一人帶著哭腔就出來了,高呼:“皇上,為微臣做主啊。”
一看卻是兵部侍郎劉淼。
“劉愛卿這是怎麼了?如此失態。”燕皇帝責問道。
劉淼哭訴:“皇上,微臣奉聖旨前去邊關查探,哪知那燕王囂張跋扈,無故施杖刑于臣,侮辱於我,微臣身為欽差,代天子巡視邊關,這就是侮辱皇上啊。而且他拒不奉詔,根本就是目無君上,請皇上治罪。”
劉淼痛哭流涕,語出肺腑,說得感天動地。哪知皇上聽完,冷哼一聲。
“劉愛卿,邊關眾位大臣可是和你說的不一樣啊,說你依仗欽差身份,目中無人,肆意妄為,縱容手下,是嗎?”
劉淼一聽,楞了一下,感到有些不妙,皇上怎麼態度有變,然後恍然,一定是皇上要我多說燕王的罪行,才好降罪。
“皇上,燕王節制邊關四州軍政,那裡的官員全部是他考核任命,早就為他馬首是瞻。皇上,這次微臣下去,發現那裡的官員根本不知聖旨,只知王命,如此下去,怎麼得了啊?”
燕皇帝一拍龍椅,大喝道:“住口,燕王叔駐守邊關多年,抵抗大炎,軍功卓著,勞苦功高,豈是你能詆譭的?你這次下去,不思為朕分憂,反而添亂,一朝高中,小人得志,看來你只適合讀書,不適合做官,不然就要對不起朝廷,對不起百姓了。來人,收了他的官衣官帽。”
劉淼大驚失色,“皇上,您不能啊,臣對您是忠心耿耿啊,柱國大人為我求求情,為我求求情啊。”
任他如何嘶吼,卻是無一人為他求情,再無受寵時的百官阿諛奉承的風光。
披甲武士上殿,將他扒了朝服,然後拎了出去。
只能說君威難測,帝心難猜。
孫丞相走出班列,俯首道:“皇上,老臣薦人失察,請皇上責罰。”
“柱國公認為應該領什麼罪?”燕皇帝反問。
“老臣近日來,處理政事,精力不足,力不從心。這次雖然沒有造成什麼大錯,但是也讓老臣明白,已經無法在為皇上分憂,為國家天下計,老臣請求陛下允許臣告老還鄉,頤養天年。”
孫柱國此話一出,朝堂大亂,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燕皇帝輕咳一聲,頓時安靜,微笑道:“柱國公言重了,我看柱國公身體康健,精神矍鑠,還可以幹個十幾年。”
孫柱國跪在地上,“皇上,老臣不敢隱瞞,為了能替皇上分憂,老臣才硬撐而已,實則早已是老眼昏花,枯木朽株,還望皇上同意老臣辭官。”
皇上從龍椅上下來,扶起孫柱國,“既然柱國公決意辭官,那朕不好勉強,那就這樣吧,賞柱國公黃金萬兩,良田百頃。”
“謝皇上隆恩。”
“散朝吧。”
文武百官面面相覷,沒想到一個薦人小錯,居然就免了一個當朝首輔,還是三朝老人。他的門生故吏更是惴惴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