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璃語氣叫一個斬釘截鐵,說著還伸手要去摸那張大黑拾,好像老華僑只要說個「不」字,她就要揣兜裡轉身就走。
「……好!」
老華僑應了下來,又瞪了顧惜一眼。
這個價格,叫得他渾身難受啊。
講道理,這價錢,放出話去,老華僑也不是收不到一張大黑拾。
品相也能不錯。
多花費點功夫罷了。
可東西就在眼前,放著跑掉了,再花同樣的價格去收一個回來,搞不好還是同一張,那不是鬧嗎?
這個叫價卡得叫一個精準,一看就是內行人。
劉璃看著年輕,又是女孩子,不太像,那就只能是……
顧惜低頭,默默地喝茶。
「成交!」
「老顧出個合同,我們轉賬。」
老華僑看塵埃落定,立馬爽快麻溜了起來。
合同是制式的,顧惜心虛地主動去處理,老華僑就與劉璃相對坐著喝茶。
閒著也是閒著,便聊到了那張大黑拾。
老華僑詫異出聲:「這麼說,這張大黑拾,不是劉小姐家裡傳下來的?」
劉璃搖頭:「不是,就剛剛外面地攤上撿的漏。」
顧惜剛拿著列印好的合同回來,聽到這話佐證了一句:「不錯,劉小姐進來的時候,那張大黑拾還縫在舊衣服裡,當著我面抖落出來的。」
兩人一起看向劉璃。
劉璃只好簡單地講了講撿漏的過程,聽完後,兩人若有所思了一番,由老華僑感慨出聲:
「慈父孝子,陰差陽錯啊。」
劉璃其實也不是太明白,全程靠著「風流眼」血C過來的,只好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豎起耳朵聽老華僑和顧惜一人一句地分析著。
「老人家臨終前先說不賣書,這是愛書人、讀書人的正常反應,畢竟面朝黃土背朝天,翻身只在書本間。」
「他再指舊衣服,應該不是讓兒子真過不下去了,可以賣衣服,不能賣書本,他是想說,衣服裡面縫著錢。」
「應該是了,那個老人家是知青,那張大黑拾,應該是上山下鄉時候帶去的,在鄉下也沒處花,我家父一樣想著留給孩子當家底。」
「一句話沒說完,沒說清楚,人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