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錚錚大宋> 第七十四章:談判預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四章:談判預熱 (3 / 3)

就像遼國不承認宋國對承襲漢唐的正統性,宋國也不承認遼國對承襲漢唐的正統性,雙方都自認為自己才是華夏正統,而事實上在趙暘看來,雙方也的確都是,只不過在大一統的格局下,雙方是註定不能共同的,若非一方擊敗另一方,那就是雙方都被後來崛起的第三方掃除,就像歷史上那樣。

相較之下,趙暘對遼國使團中幾個極善詩詞歌賦的文人感到頗有興趣:“那幾個遼人,似乎頗善詩詞?”

“估計是漢州人吧,數典忘宗之輩。”李兌一臉不屑,其餘幾名臺諫亦點頭附和。

趙暘環視了一眼眾人,沒有說話。

事實上他知道李兌所謂漢州便是指燕雲十八州等地,他甚至還知道遼國治下燕雲十八州百姓還生活得不錯,反而是宋國後來短暫奪回驗燕雲之地時,宋軍在燕雲之地劫掠殺戮了一番。

當日宴罷後,趙暘返回工部本衙,早已等候多時的範純仁、沈遘、錢公輔等人忙上前詢問宴間結果,得知宋方佔得上風,這幾位進士大為欣喜,吩咐衙內廚子燒了一桌酒菜,眾人歡慶了一番。

次日,即三月二十三日,也是迎遼使的第三日,趙禎果然像宋庠所說的那般,在宮內召開經筵,請來諸學閣學士,邀遼國使臣講解經義,隨即宋遼兩方文人就經義又展開第二輪辯論。

經義這玩意不像詩詞歌賦,作得好作得差一目瞭然,大多都是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見解。

故出席經筵的趙暘親眼看到諸學閣學士與遼國使者辯地面紅脖子粗,從最初的細聲細語到最後恨不得挽袖子上去揍人,可謂是精彩至極。

至於經筵本身嘛,枯燥乏味。

總之第二輪比拼,宋遼兩方不相上下,說白了就是誰也沒能說服誰。

好不容易熬到黃昏,趙禎又於文德殿設宴,這次已見識過一回的趙暘乾脆不去了,因為沒什麼意思。

果不其然,次日他派往王中正到宮內詢問,宋方果然贏得了第三輪文采比拼的勝利。

連敗兩場的遼使可謂是氣急敗壞,於二十四日再請趙禎召開經筵,不過這次雙方不再比拼對經義的理解,而是比試術算等才藝。

趙禎原本打算把趙暘搬出來,不過鑑於遼使已敗了兩場,再敗一場怕是不好收場,遂並未叫趙暘出面,而宋廷的宮中文士也不出意外再次被遼國使臣難倒,或者是被趙禎授意放水,總之是輸了一場,為二勝一負。

二十五日,遼使蕭孝友奏請趙禎檢閱觀摩那數百遼國騎兵。

宋國君臣知道對方不懷好意,但也不好拒絕,遂出城到東郊,觀摩那數百遼國騎兵的演練作戰。

不可否認遼國騎兵的戰術執行力確實是強,加上衣甲鮮豔、氣勢也足,僅五百騎左右便帶給宋方極大震撼,相較之下,作為儀仗隊、同時也是確保不會突發狀況的禁軍,包括開封府軍士,在那五百遼國騎兵的威懾下表現地頗為不堪,令趙禎倍感顏面無光,恨不得立刻就拉著蕭孝友等人到西郊,叫其見識一下他大宋的震天雷。

不過最終趙禎還是忍了下來,倒不單純是心疼那五千貫,更主要是擔心刺激到遼國使團,對宋遼邦交造成影響。

總之,這場練兵姑且算是被遼使搬回一程,目前雙方二勝二負。

原以為遼使一方還要磨耗個幾日,直到徹底佔據上風才會開始真正的外交交涉,沒想到次日,也就是二十六日這天,蕭孝友便提出了此行的交涉要求:聯姻、增幣、割地。

聯姻,即要求宋主趙禎將獨女福康公主嫁於遼主耶律宗真的長子耶律洪基,自福康公主出生後,遼國便多次派人求婚,但均遭到趙禎拒絕。

贈幣就不用多說,慶曆年間便增過一回,儘管雙方當時約定不再贈加,但這種事一旦開了口子,遼國的胃口只會越來越大。

至於割地,則是遼使重提瓦橋關以南十縣土地,這是周世宗時期留給宋國的歷史遺留問題,當年富弼出使遼國時就已經駁斥過一回,此次之所以重提,關鍵還是有了依仗。

什麼依仗?

那自然就是黃河改道一事了。

對此趙禎大為驚怒,當即委派宋庠、龐籍、高若訥、張堯佐及趙暘幾人攜鴻臚寺官員作為顧問,與遼使洽談此事。

總之這三項交涉,趙禎一個都不會答應,如何令遼使知難而退,放棄所求,這就是趙暘等人的職責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