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錚錚大宋> 第七十二章:三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二章:三月 (1 / 4)

當日,傳聞官家在福寧殿與范仲淹談了許久,待其回到垂拱殿後,便立即召集政事堂諸位相公。

片刻後,待諸位宰輔陸續來到垂拱殿,官家正色問詢道:“範相公已歸京朝,朕欲召其回到中樞,不知諸位相公意下如何?”

聽到這話,陳執中、文彥博、宋庠、龐籍、高若訥、葉清臣幾人神色微變。

對於范仲淹返回京朝,昔日這六位相公態度各異。

首先是陳執中與文彥博,他倆對范仲淹的返朝既不支援也不反對,但實際政見則偏向“反變法派”,確切地說反對范仲淹變法改革中的針對“蔭補”與“磨勘”二事的改革,即“明黜陟”與“抑僥倖”。

畢竟陳、文二人都出身文人世家,范仲淹的改革有損他們家族及子孫後代的利益,但出於職責所在,他們當初並未明確反對范仲淹,只是冷眼旁觀,靜觀范仲淹等人能否做到改革。

若能,他們也能接受這種改變。

這也是朝中相當一部分世家出身的文官所持的普遍態度,但另外一部分文官階層,包括在野的世家,則其核心利益還包括“土地”一項。

而宋庠與高若訥為明確的反對方,與其說是政見向左,且范仲淹提出的變法改革有損其利益,倒不是說是二者與范仲淹存有私怨。

剩下的葉清臣與龐籍二人,則持較不明顯的贊同:贊同范仲淹返回京朝,但又擔心阻力甚太,以至最後幫不了范仲淹反而令自己罷黜丟官。

但趙暘的出現,令官家堅定了召回范仲淹的想法並付諸實際,這使葉清臣與龐籍的支援逐漸明朗,也使宋庠與高若訥的反對逐漸失效,再加上錢明逸被貶為知州,而宋庠昔日又不願與趙暘撕破臉皮,故“反變法派”在朝中逐漸勢微,彷彿蟄伏了起來,直至今日,范仲淹返回中樞已成定局。

在一番短暫的寂靜過後,首相陳執中率先就此事表達了贊同:“範相公確乃國之棟樑,忠君愛國,臣贊同召其回到中樞,卻不知官家欲授其何等官職?”

其餘諸位相公紛紛看向官家,其中屬宋庠與高若訥最為關切。

見此,官家沉思一番後道:“朕……欲先恢復範卿昔日參知政事一職。”

參知政事?

諸位相公相視一眼,看不出來有何反應,畢竟以范仲淹的資歷迴歸中樞,任參知政事這是最起碼的。

思忖一番後,宋庠看了一眼龐籍,出言試探道:“範相公昔日久在陝西四路經營,對夏甚為熟悉,今樞密院重擬對夏戰略,臣以為何不任範相公樞密院任職?”

龐籍聞言看向宋庠,但並沒說什麼。

然而官家卻搖搖頭道:“樞密院有宋、龐兩位相公在就足夠了,範相公朕另有他用。”

聽到這話,諸位相公心中便明朗了:官家還是打算要范仲淹重啟變法一事。

除了明朗此事,眾人亦對官家方才那話感到驚異,尤其是宋庠本人——什麼叫樞密院有宋、龐兩位相公就足夠了?他宋庠不是即將調入都堂出任末相了麼?

其餘幾位相公也感到納悶,但又不好貿然詢問,遂緘口不言。

見眾位重臣對此並無異議,官家又道:“除此之外,朕還欲下詔召歐陽修、韓琦、富弼、蔡襄、杜衍等人返回京朝,諸卿又意下如何?”

這話一出,重啟變法一事已萬分明朗。

其中高若訥最恨歐陽修,別看他被趙暘左喊一個“小高”、“若訥”,右喊一個“君子賊”毫無反應,那是因為他已經知道自己鬥不過那小子,與其愈發丟人受辱,還不如聽之任之,但歐陽修……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