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你?
趙暘姑且信之:“但願如此。”
“一定一定。……老弟,去我府上坐坐?”
“今日就算了吧,我還有點事……”
“那下回,下回老弟可一定不能再推辭了。”
“行吧……”
好不容易打發走張堯佐,楊義也恰巧回來,儘管心中好奇卻也沒敢多問,只是請示道:“司使,今日還去城外選址處麼?”
趙暘正是為此而來,自然要去。
於是楊義親自帶路,領著趙暘一行坐馬車沿著御街出朱雀門,來到外城東南角繁塔一帶。
相較熱鬧的內城,外城大多都是農地及泥瓦民宅,坐落也東一塊、西一塊雜亂無章,鮮能看到幾座有圍牆的宅院,但居住在此的百姓卻也不少。
尤其是靠近蔡河、汴河的河岸,村鎮尤其密集,這也為技術司購地增添了不少麻煩。畢竟需要挨家挨戶去談,出錢說服他們搬遷,好在這事無需趙暘親自出面,自有工部衙院的吏人會處理此事。
為此他叮囑楊義道:“購入百姓所居土地時,其屋宅器物也可以折算為錢,莫要怕多花錢,兩倍於市價之內都可接受,總之要使其心甘情願,不得強迫,免得惹出麻煩。”
趙暘知道朝中臺諫盯著他呢。
別看他昨日早朝以一敵眾,駁退一干臺諫,但這些人中必然有心懷怨恨的,不得不防。
“下官省得。”楊義連忙答應,隨即猶豫道:“但若是有人貪得無厭……”
趙暘腦海中忽然閃過張堯佐的容貌,輕笑道:“交由開封府處理。”
沒錯,在他看來,新任知開封府事,十有八九就是張堯佐了。
倒不是他自視甚高,有十足把握能夠說服官家,他只是知道內情——單看最近官家夜夜宿於張貴妃的寧華殿,他就斷定官家無法拒絕張貴妃的懇求。
這也是他會答應替張堯佐說情的原因——順水人情嘛。
“下官明白了。”楊義先是一愣,隨即若有所思。
隨後在楊義的帶領下,趙暘於繁塔一帶轉了幾圈,實際視察了當地環境,隨即便帶著王中正等人又乘馬車返回內城。
這一去一回,足足花了他兩個多時辰,以至於他回到垂拱殿時,天色已臨近黃昏。
此時殿內,趙禎仍在忙碌於批閱各地的札子,一聽趙暘前來便將其喚入,沒好氣道:“使喚朕做事的,你還是頭一個。”
“我這不是為國舉薦人才嘛。”趙暘一臉無辜道。
“哼。”趙禎輕哼一聲,“朕已下詔臨安轉運使,兩月內便知結果。”
“官家英明。”趙暘小小恭維了一句,轉頭看向修起居注的位子,意外發現今日當值的並非曾公亮,但也並非毋湜、楊偉等與他結怨較深的,而是知諫院王贄。
不得不說,這位真可謂是人才,劾奏之詞滴水不漏,又善見風使舵,算是昨日早朝唯一一位得以全身而退的諫官,給趙暘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見趙暘轉頭看來,王贄雖出於自身職責並未出聲行禮,但亦點頭示意作為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