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錚錚大宋> 第五十二章:舌戰群諫(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二章:舌戰群諫(七) (2 / 4)

此時趙暘繼續說道:“自古以來,中原王朝對待四鄰皆是如此,只要其強盛,便將其削弱,甚至將其覆滅,目的自然是消除威脅。這些國家求強難道有錯麼?又或者錯在中原王朝?其實都不然。國與國之間的利益之爭,不分對錯,與彼之仇寇、我之英雄同理。……說回遼國,我不否認宋遼兩國已有近五十年未見兵戈,有人稱應當盡力維持兩國當前的和睦,我其實也並不反對,但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即使五十年未見兵戈,誰敢保證遼國不會再度威脅到大宋?”

“……”

整個殿內寂靜無聲。

原因無他,只因數年前的“慶曆增幣”事件還歷歷在目——即西夏李元昊稱帝引發宋夏戰爭時,遼國趁機威脅宋國,後經雙方談判,在澶淵之盟的三十萬銀絹基礎上再增加十萬銀、十萬絹,合五十萬銀絹。

雖說慶曆增幣的最終結果導致遼、夏交惡,兩次發生戰爭,於宋國大為有利,但遼國威脅宋國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對此趙暘並不清楚,只是以為說服了殿內群臣,便轉頭看向高若訥:“高相公可以保證麼?”

事實擺在眼前,高若訥自然也無法駁斥,神色複雜地看著趙暘。

儘管心中仍然厭惡,但他不得不承認,這個來歷蹊蹺的小子確實是有才能的,提出的種種論點連他都覺得受益匪淺。

“不能。……除此之外,趙正言莫要指望從我口中聽到別的。”

高若訥鄭重其事道,隨即在朝官家作揖後,回到了自己原來的位置。

趙暘愣了下,隨即便明白了高若訥的意思——這傢伙還是怕被逼問“是否應當改動崇文抑武之風氣”這一問題。

而眼見高若訥亦被趙暘說得啞口無言,黯然回到原來的位置,殿內群臣嘖嘖稱奇之餘,亦不禁小聲議論。

畢竟是整整八人了,一連駁退八名具有臺諫身份的官員,即便他們也未必有這個能力。

而此時趙暘已將目光投向錢明逸,笑著招呼道:“錢權知府?錢內翰?”

錢明逸萬萬沒有想到與他聯名彈劾的八名臺諫居然會逐一被那小子駁退,並且是駁得啞口無言。

考慮到自身也無把握,他自然不敢上前。

趙暘連喊兩聲不見錢明逸有何反應,殿內群臣私議紛紛,趙禎也覺得有些意外,喚道:“錢內翰為何不上前與趙卿一辯?”

心知橫豎躲不開,錢明逸暗歎一口氣,邁步走到殿中,朝官家作揖道:“趙正言伶牙俐齒、口似懸河,臣自忖辯他不過,與其獻醜、不如藏拙。再者,今日朝議耗時頗長,臣也不欲再做耽擱。趙正言要罵要辱,悉聽他便。”

倒是實誠……

趙禎心下暗樂。

此前他還擔心趙暘一人無法處理,但在親眼看到這小子一連駁退八名臺諫後,他暗暗稱奇之餘,自然也不認為錢明逸就能例外。

他轉頭看向趙暘,卻見趙暘歪著腦袋看著錢明逸,右手作勢探入懷中,似笑非笑道:“那我可要念萬民書了……”

回想起趙暘當日那份萬民書,錢明逸面色漲紅,羞惱道:“悉聽尊便!”

話音剛落,就見趙暘果真從懷中取出一份札子。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