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錚錚大宋> 第五十章:舌戰群諫(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章:舌戰群諫(五) (4 / 4)

“君子賊的名聲?呵!別人敬不敬你我不知,反正我不敬。”

“你……你有什麼?籍籍無名,僅靠官家寵信才得此官職……”

趙暘歪著腦袋假裝思考:“高相公未有的……強國富民平天下之策?”

眼見二人三言兩語間便開始爭鋒相對,殿內群臣看得暗呼精彩。

“咳。”有些看不下去的趙禎假意咳嗽,提醒二人到此為止。

見此,趙暘也就不再戲耍高若訥,收起臉上的笑容正色問道:“高若訥,你即是樞密副使,可曾制定過對西夏、遼國的用兵之策?”

“自然是有!”高若訥毫不猶豫道。

對此趙暘也不意外,畢竟樞密院乃宋國最高軍務機構,除了沒有直接的兵權,其他國內軍務基本上都歸樞密院管轄,其中自然也包括提前制定種種戰略計劃,用以應對各種戰爭情況。

“說說針對遼國的。”

“以真定府為前哨,大名府為後方,涵蓋整個河北路為北方屏障……”

在趙暘發問後,高若訥倒也無愧其樞密副使的官職,就大宋對遼國的防守戰略侃侃而談。

據他所言,大宋對遼國的防守戰略總體可分為北、南兩道防線,北方防線以大名府統率整個河北路,除固守真定府、大名府等戰略重城外,又制定有寄託河北路境內地形的各種阻擊策略,例如於沈苑河、滹沱河等境內河流設下層層防禦以阻擊進擊的遼軍,層層牽制、層層消耗,同時依託永濟渠及河北路的水運,將軍備、物資運往前線。

若大名府失陷,或遼國軍隊棄大名府向南直撲,突破層層阻攔直達黃河,此時便依託黃河天塹作為第二道防線:介時若大名府尚未失陷,則南北夾擊;若大名府已失陷,則於黃河防線死守。

當年宋遼兩國議和的澶淵,也叫澶州,就在黃河邊上——即濮陽一帶。

趙暘靜靜聽著高若訥的講述,突然冷不丁打斷:“樞密院制定的北防之策,皆是寄託黃河設防作為抵禦遼國的最後手段?萬一黃河改道,難以再作為汴京之屏障,又該如何應對?”

他之所以會這麼問,是因為他依稀記得一樁因此觸發的“人禍”:宋仁宗年間,因黃河決堤,改道北流直奔遼國門前而去,宋國由此失去黃河天塹,大為驚恐,試圖用堵塞黃河的做法迫使其再次改道,改為東漢時期的東流故道,結果花費無數人力物力不說,竣工試驗當天黃河再度決堤,致洪水氾濫,徒增無數災民。

然而讓趙暘沒有想到的是,他這一問,整個殿內瞬間鴉雀無聲。

非但此前侃侃而談的高若訥瞬間收了聲,與陳執中、文彥博、宋庠、龐籍等政事堂的幾位相公們反應一致,一臉驚愕與意外地看著趙暘,官家亦是面色凝重。

怎麼?

趙暘有些莫名其妙地環視群臣,隨即將目光投向官家,心中忍不住暗道:莫非……黃河已經改道?

而事實正如他所猜測的,此次河北水災,正是由於黃河又一次決堤所致,其結果便造成了黃河再次改道,北流直奔遼國門前而去,一如他依稀記得的。

儘管民間尚不知情,甚至遼國可能也尚未注意到,但宋國朝廷已從河北路官員的上奏中獲悉,並列為最高機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