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真?你說來聽聽。”
趙禎眯了眯眼睛,看似有些不信。
於是趙暘趕緊將《答手詔條十事》當中的扼要又複述了一遍,即當時范仲淹向趙禎就當前宋朝種種弊端提出的十項改革建議: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推恩信、重命令、減徭役。
之所以通篇《答手詔條十事》有近八千字之多,那是因為范仲淹要舉例說明,提出危害性以及改革的必要性。
“唔。”
待趙暘簡潔準確地複述出《答手詔條十事》的十項改革建議後,趙禎的臉色好看了許多,端著茶碗的手也不再顫抖,抿了一口茶水道:“那麼,你等對此有何評價?大宋有專門的人研究歷朝歷代的法令律例,後……你等那邊應該也有吧?說說他們的看法,為何新法會失敗。”
“是有一些史學專家會研究,只不過……”
“只不過什麼?”趙禎眉頭一皺。
“只不過我之前沒怎麼關注……”趙暘偷眼看向趙禎。
“……”
趙禎的臉當即就繃了起來,默不作聲地盯著趙暘半晌,握著茶碗的力道逐漸加強。
隱隱感覺有點危險的趙暘下意識後仰,口中趕緊說道:“但我個人有些看法,不知對不對……”
“說!”
趙禎咬牙切齒道,他都快被這小子給氣死了。
什麼都不知,你到底幹什麼來的!
然而下一秒,怒火攻心的他就被眼前的小子說得一愣:“太急了。”
“急?”趙禎皺了皺眉。
“對。”趙暘點點頭道:“一般新政出臺,都難免會損及舊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你們一口氣出臺十項新政,那能有不失敗的道理?”
“你的意思是……說明白點。”趙禎皺眉道。
“好好,您先把茶碗放下……行,端著也行,也行。就拿范仲淹的《十事》舉例,我認為並非所有人都反對這十項改革。也許是張三反對明黜陟,李四反對抑僥倖,王五反對精貢舉,假如朝廷只是頒佈明黜陟,那麼做出激烈反抗的人就只有張三,但朝廷一口氣提出了十項改革,等於把這十項改革給綁到了一起,那麼自然,張三、李四、王五這些人都成為了反對方。”
“……”
趙禎眼中閃過一絲驚訝,手捋鬍鬚閉著眼睛思考了半晌,隨即問道:“若是你呢?若你站在范仲淹的位置上,你會如何主持新政?”
“各個擊破咯。”趙暘毫不猶豫地說道:“如果是我,今年就推‘明黜陟’,雖說肯定會有人反對,但我相信單就這一項而言,反對的人應該不會是大多數,這樣我自己就不會成為少數,就有了推行新政的必要基礎。等打掉這批反對‘明黜陟’的,來年我再推‘抑僥倖’,再打掉一批人,一年打掉一批人,十年之後,這十項改革也就陸續實行了。”
趙禎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但從神色看似乎依然有幾分不認同:“那要……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