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完早膳,趙禎便帶著趙暘等人來到了垂拱殿的偏殿,也就是他平日處理政務以及召見重臣奏對的地方。
“官家。”
負責修起居注的曾公亮早已在殿外等候,看到趙禎便拱手施禮。
期間,他偷偷瞥了一眼跟在趙禎身後的趙暘,見後者身穿錦袍、氅衣,心中暗驚,竟沒敢多問。
反倒是趙暘笑呵呵地和曾公亮打了聲招呼:“又見面了,曾學士。”
“呃,是、是,呵呵……”曾公亮乾笑著回應,頗有些心驚肉跳。
進殿後,趙禎在宦官的服侍下脫下了禦寒的氅衣,坐在御桌後批閱起奏摺來,而曾公亮也自覺地坐到專為修起居注一職所設的小桌後,擺好紙筆。
期間,趙暘裹著氅衣在殿內轉悠,打量殿內的諸多裝飾與擺設。
與其他朝代的奢侈有所不同,宋人傾向簡約、輕奢,喜歡樸素、小巧、精緻的物件,當然,這個樸素只是指色域,而並非價值,就好比這座殿內的那些小物件,哪一件不是價值不菲?
僅欣賞了一陣,趙暘就覺得沒勁了,晃悠悠轉到了御桌旁,好奇地看著趙禎批閱奏章。
殿內眾人看得分明,但誰也沒敢吱聲,無論是大宦官王守規,還是修起居注的曾公亮。
正在批閱奏摺的趙禎很快就察覺到了,轉頭瞥了一眼趙暘,不過倒也沒有責怪。
沒想到趙暘卻得寸進尺般道:“官家,我能看看麼?我還沒看到過奏摺呢……至少沒在手上看過。”
沒在手上看過?
趙禎心中驚訝,但礙於殿內有其他人在,也不好多問,在看了一眼正襟危坐的曾公亮後,猶豫一下還是點了點頭,抬手指著桌上提醒道:“小心點,別弄壞了。”
這都能允許?
王守規簡直難以置信,正襟危坐彷彿在假寐的曾公亮也睜開了一絲眼睛,一臉不可思議地看著趙暘一邊連聲答應,一邊拿起一份奏摺看了起來。
“看得懂麼?”趙禎揶揄道。
他已經看過那份奏摺了,不過就是河東路豐州知州上報近一個月來的雨水以及河道情況而已,這小子看得直皺眉頭,準是有幾個字沒認出來,看得費力。
“有什麼看不懂的?”趙暘不落面子地回道,隨即又換了一份奏摺。
連翻了三份奏摺,他就覺得有點沒勁了,因為他發現這些奏摺寫的都不是什麼太緊要的事,要麼是向官家彙報雨水、收成,要麼就是哪裡出現了奇人奇事,大概這些奏摺已經過篩選,真正緊要的奏摺早就事先挑出來與諸宰執商議了,只剩這些不怎麼緊要的奏摺,由官家自行批覆。
總的來說這些奏摺也是言之有物,比曾經在網上看到過的“垃圾奏摺”要強。
杭州織造:皇上您好嗎?
雍正:朕很好。
杭州織造:皇上您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