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盜宋> 第一百零八章 火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零八章 火銃 (1 / 2)

待到進入後院之後,這裡看上去卻別有洞天,整個後院從外面看起來並不起眼,除了幾根菸囪之外,似乎裡面並沒什麼好注意的東西,可是進入之後,卻並不小,裡面設有幾座工棚,幾個熔爐便設在工棚之中,此時兩座還在冒著煙,看來這裡也同樣沒有休息。

當高懷遠舉步走入一個單獨的石室,迎面看到木架上放置的一根黃燦燦的青銅管之後,高懷遠的心跳不由得抑制不住的狂跳了起來。

他大踏步的走到了木架前面,抬手從木架上取下了這根銅管,激動的不由得手心都有些冒出了細汗。

當他捧住了這根銅管之後,深吸一口氣才開始仔細觀察手中這條銅管的樣子,只見這條銅管大致有二尺來長的樣子,通體是由青銅鑄造,因為鑄出時間比較短,而且經過了工匠的仔細打磨之後,故此外面還沒有銅綠色的鏽蝕,而是看上去金燦燦的。

銅管一頭開孔,另一端實心,尾部一個小小的凸起平臺上鑽有一個小孔通入內部,孔徑大致有兩公分左右,這些特徵已經初步具備了火炮的特徵,而因為比較小的緣故,更準確的來說,應該算是一種銅質火銃,放大之後,便是火炮了。

說起這個東西,還要從高懷遠在軍前效力的時候說起,他自從到了這個時代之後,便一直在琢磨如何對付蜂擁而來的蒙古大軍的問題,想要另闢蹊徑,解決對付蒙古大軍的問題。

可是當他思前想後,除了依託堅固的城池大批應用弓弩來阻止蒙古騎兵的進攻之外,野戰用宋軍的步兵來對付蒙古騎兵任他想破腦袋也沒有想出什麼太好的辦法,這倒不是鄙視宋軍的能力,而是蒙古軍經過連番征戰之後,早已形成了極其兇悍的戰法,除了蒙古兵驍勇異常之外,對於運動速度慢的步兵來,他們有著一套相當行之有效的進攻方式,將騎兵的機動能力可以說發揮到了極致,令機動能力慢的步兵,在野外遇上蒙古軍的時候,打又打不著,跑又跑不掉,可以說想起來蒙古軍的這種戰法,便讓人絕望,除非你建立起一支和蒙古軍足矣抗衡的大規模騎兵,否則的話,冷兵器對決,野戰之中根本沒有一點勝算可言。

故此想來想去之後,高懷遠也只能想到以兵器的優勢來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才想到了火槍和火炮,眼下他能想到的也只有用火器的犀利,來對付潮水一般湧來的蒙古大軍了!

而火藥在宋代的應用,特別是到了南宋之後,逐步開始成熟了起來,前文說過無論是南宋還是金國,甚至是蒙古人,都注意到了火藥的爆炸效能,並逐步將這種爆炸性應用於戰爭之中,戰爭中也大量出現瞭如震天雷、霹靂炮這樣的爆炸性火器,甚至還出現了身管武器的雛形“突火槍”,故此各種方面對於火炮的誕生可以說都已經成熟了,只差有人將這件事推動一下,便水到渠成了。

而高懷遠作為後世之人,對於槍械、火炮的原理自然領先於這個時代的人數百年之多,雖然他不是學機械或者兵工製造的行業,但是理念上卻已經足以引導工匠們造出堪用的火炮了。

而高懷遠想到這一點的原因還受到一種武器的啟發,那便是宋代出現的一種介於冷兵器和*之間的長槍,也就是大家很熟悉的暴雨梨花槍,這種東西他在軍前的時候也曾經見到過一次,才算是知道什麼叫做暴雨梨花槍了,原來此槍也不過就是在普通長槍上綁上了兩根裝了火藥的竹管,上陣廝殺之前,點燃竹管中的火藥,衝向敵人,使用竹管中噴、射的火焰,來稍遠距離上燒傷敵人,或者利用火藥中摻雜的*,來使敵人中毒,在火藥用光之後,才又使用槍尖殺傷敵軍,算是一種當代比較先進的個人近戰武器了。

而這個時代據說使用這種武器的人還真是不少,最出名的要算是山東一帶起兵抗金的義軍首領李全了,高懷遠對於李全很是關注,因為這個人他前世的時候便聽說過,是個很複雜的人物,先是起兵率紅襖軍抗金,接著受到南宋招安,投靠了南宋,最後卻又因為種種緣故,再次轉投蒙古人,對於山東一帶的宋金蒙三國的關係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知道該怎麼平價於他。

而李全據說便使得了一手好槍法,手中一杆梨花槍使得出神入化稱雄與山東一帶,被公認為“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

而這種梨花槍,也可以說是身管武器的一種鼻祖,只是它所利用的是火藥的噴發燒傷和毒煙的效能,而不是依靠的火藥推動彈丸發射的原理罷了。

高懷遠思來想去之後,覺得自己目前手頭擁有的力量已經具備了創制火炮的實力,故此才會在前段時間繪製出火炮的圖形,交由薛嚴領人開始在這裡試製。

而他現在手中捧著的這根銅管,便是他們試製出了試驗品,只是考慮到初步試製,才將尺寸做的比較小,看上去更似是一根沒有裝槍柄的單兵火銃而已。

這根火銃重量大致在二十斤左右,一個人拿著顯然有點太重了一些,操作上也比較麻煩,但是再小一下的話,使用青銅鑄造起來便不容易了,故此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有點古怪。

但是高懷遠倒也不在意這些,畢竟這只是原理樣機,並非是拿來用於實戰的東西,他首先要解決的是有無的問題,並且要解決製造工藝的問題,只要可以發射彈丸,並且保證不炸膛便足矣,假如成功解決了這些問題之後,才是考慮正兒八經的鑄造火炮或者火槍的事情。

故此高懷遠並不因為這根火銃的重量和形狀太在意什麼,捧在手中愛不釋手的仔細打量,並且對著槍膛仔細觀望,還將手指深入槍膛之中試探一下里面是否光滑。

“少爺!這個東西便是小的所鑄,再小的話,便不好開孔了!另外小的已經將裡外都仔細打磨過了,只是不知道少爺是否感到滿意!”這個時候從高懷遠身後傳來一個人的聲音。

高懷遠拿著這根銅管扭頭望去,看到一個臉上帶著獻媚的笑容的中年男子正在對自己說話,認出此人名叫靳同,也是他當年在軍前搞回來的金軍戰俘之一,此人是汴梁人士,在金國的時候是個銅匠,專門為寺院、道院之中鑄造一些銅鼎、銅鐘等銅器,不過運氣不好,後來被金國強徵到軍中效命,最後還被自己抓了回來。

此人這兩年在臥虎莊也漸漸安心了下來,前段時間一直在為火藥作坊鑄造一些銅質的工具,手藝經過了檢驗還算是相當不錯,做活也很細緻,故此高懷遠才將這件事交付他來幹,現在靳同已經是銅作裡面的主事之人,歸周伯通管理。

“靳同,你乾的很不錯,這正是我想要的東西,眼下事情你也不必太著急了,能造出這樣的東西我已經很滿意了,這種東西你眼下都鑄造了多少根了?都是多大的?”高懷遠對靳同露出了嘉許的笑容,並且出言問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