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徵聖言語未及落定,已有一條明亮如鏡的劍氣自發而生,斬向泛起漣漪的虛空。
自從昔日魔劫一戰後,裴徵聖便隱於雲崖峰,潛心調教弟子,少有出手。
很多後輩弟子也是第一次,見識這名滿天下的“宗經劍”。
裴徵聖出身河東裴氏,自幼飽讀詩書,以文道、聖道入劍理,不負“徵聖”之名。
所謂“論文必徵於聖,窺聖必宗於經”,裴徵聖“宗經之劍”,正是這樣一種參物序、制人紀,上窺諸聖之道的劍術。
昔日那位廣成先生來到青城山,同裴徵聖論道後,便稱其劍術為“精理為文,秀氣成採,鑑懸日月,氣滿山海。”
如今劍出,果真是鑑週日月,妙極機神,大則沛乎塞蒼冥,小則無微不至、無孔不入。
本就是同魔門交手多年的頂尖大真人,對虛空神通的波動自是不會陌生,更明白虛空挪移的原理。
是以,他這一劍不只是要打斷虛空神通,而是要將那人直接封死在虛空夾縫中,被無數亂流凌遲至死!
虛空漣漪中,緩緩探出來一隻巨手。
這隻手足有方圓兩三畝大,肌膚瑩潤有光,五指纖長、掌心隆滿,瞧著極其柔軟,又像是暖黃玉石堆砌而成,不見絲毫殺氣。
可就是這樣一隻看著人畜無害的手掌,竟然將裴徵聖引以為傲的“宗經之劍”一把捏碎,令其土崩瓦解,化作一片浮雲散雪,四散流溢。
劍宗弟子一見,當即心生絕大震撼。
裴徵聖這一劍的劍意、氣力,在他們眼裡已足稱鑽之彌深、仰之彌高,可在對方掌中,竟是如此不堪一擊?!
裴徵聖目光亦是一凝。
但他驚訝的不是這隻手掌本身的力量,而是對方傳遞力量的方式。
裴徵聖方才這一劍,本是衝著動搖虛空隧道而去,且落點精準,絕無失手的可能。
按理來說,對方即便有再強悍的力量,也不可能在劍氣干擾下,從虛空另一頭傳遞過來。
除非……這個隧道,超乎他想象的穩固。
難道是——自闢虛空!
裴徵聖心中剛冒出這個想法,就見一名飄逸如仙,面含玉光,體繞清炁,隱隱結成蓮花,大袖飄颻的少年人,從虛空漣漪中步出。
看著這素未蒙面的少年,裴徵聖目光更為慎重,心中更忽然湧現出一種失算之感。
他這一次集結眾峰主齊上回雁峰逼宮,本就是因“赤劫魔君”之事,順機應變。
可這人怎麼看上去……早有準備?!
這又到底是什麼人?!
對方剛才展露那一手,饒是裴徵聖,亦只能看出他修為深厚、體魄堅韌,卻再看不出絲毫根腳來歷。
——莫不成,是那老龍搬來的大妖?!
徐行甩了甩右手袖袍,感受著手中那條久久不能癒合、劍意凝練、劍氣沛然的傷痕,不禁笑道:
“久聞宗經劍之名,今日一見……”
言及此處,徐行目光不禁轉冷,搖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