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詔乃玉虛宮之主元始天尊遁世前所傳,其上暗合天地大道,有聖人禁制,方一展開,金光萬道,映照九天。
雲中子之化身菩提道人,穿赤金道袍,於岐山百里外停滯,靜待佳音。
“嗚呼,仙凡路迥,鬼神途分,雖有尋真問道者無數,若未斬三尸,終歸劫難。
爾等或仙道初成、擅入大劫,或居於廟堂,為國死忠,或犯奸做惡、身死人手。
幸而天道垂青,降神道以安三界,興天庭以定五行。
聖人憐爾等身從鋒刃,日沉淪於苦海,心雖忠藎,飄泊而無依。
特命姜尚依劫運之重輕,循根性之高下,封爾等為八部正神,分掌各司,按布周天……”
姜子牙宣讀聖人敕令,隨機讓封神榜現世。
其間有清福神柏鑑招魂引魄,奉命召榜上有名之真靈前來聽封。
“引黃天化上前聽封……”
姜子牙言罷,沉吟片刻。
柏鑑卻已將黃天化真靈召來,於封神臺前叩首。
黃天化本為皇親貴胄,後又拜入闡教門下,伐紂時屢建奇功,奈何氣運淺薄,終究身死。
此子率先受封,應天命領了三山正神之位,可以號令天下群山,其權柄尚在五嶽正神之上。
菩提道人靜靜觀摩,雙眸深似寒潭。
這場大劫與千年前天定的大有不同,封神自然也會有所變動。
昔年通天教主曾讓雲中子適時手下留情,讓碧遊道統不至於斷絕。
故而截教根性尚可者,諸如金靈與無當二位聖母、三霄娘娘、蓬萊島一氣仙餘元等,都儲存性命,不至於葬送仙道。
闡教門下也有殷氏兄弟、龍鬚虎等改了命數,未曾上榜。
如此一來,封神榜上便空出不少位置,而且都是權柄極大的神位。
這些空缺不是誰都能補的,首先得根性符合,其次必須是歷劫之人。
姜子牙借打神鞭與封神榜二寶,敕令真靈封神,不多時便有五嶽正神歸位。
若論權柄職能,當爹的黃飛虎還不如兒子,這找誰說理去。
封完了山嶽正神,該輪到八部神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