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天啟帝駕崩後,張世澤的老爹張維賢奉張嫣皇后旨意進宮承受天啟帝遺詔,從而揭破魏忠賢欲秘不發喪的陰謀,維護了危如累卵的大明朝,為崇禎皇帝朱由檢即位創造了條件!
但後來接班的英國公張世澤沒有幹過成國公朱純臣,漸漸靠邊,你說張世澤能服氣朱純臣嗎?自然要盯著朱純臣的屁股,沒事兒便罷,有毛病咱就趁機幹翻你。
“這個我知道,他那個兒子往裡塞了不少人,將近二百,想來他不敢怎麼樣。”
塞人是怎麼回事兒?原來很多的勳貴平常主要的想法就是掙錢,除了做買賣,最省事的辦法就是從國家的專案中撈錢。京畿三軍長期不打仗,所以勳貴們就將自己的親朋好友塞進三軍中混一份工資,有些人都七老八十了,照樣塞,一旦上邊檢查,就花錢從街上僱人頂替,有的乾脆拉一幫沒有關係的人塞進三軍中,掙的軍餉你一半我一半,張世澤的兒子塞進去將近二百人就是這麼幹的。
要說塞的最多的還是主管的李國禎和朱純臣,人家兩個人有時候連人都不用塞,造一個花名冊任意領就是了,這是不公開的秘密,大家都是勳爵,你塞我也塞,最關鍵的是那錢都不是自己的,國家的錢不掙白不掙,掙了不白掙,要掙大家掙。
“這就好辦了,他不敢怎麼樣,皇上要查,他也跑不了,我就不信他能豁出他兒子?”
皇帝出宮,驚天動地,場面極其壯觀。
一般情況下,皇帝出宮講究兩個方面,一是儀仗,二是警衛。
儀仗是顯示皇權的重要手段,警衛是核心中的核心。
先前,朱由檢曾幾次出宮,那儀仗雖然簡單,卻也非常龐大。
當皇帝第二年,朱由檢去南海子射獵,儀仗隊加上隨行官員、內侍、車駕、直屬衛隊、散衛,隊伍長達二里多地,前面的到了地方,後面的剛剛動身。
不過,現在可沒有那個時候的氣派了,國家窮朱由檢捨不得花錢不說,關鍵是也沒有那心情,這次朱由檢出宮的重點是檢閱京畿守軍的基本情況,地方也不遠,就在朝陽門外,所以朱由檢就說了,一切從簡,但也要出動了上萬的人。
首先是錦衣衛全部出動,人數達五千餘人,其次是負責伺候的王承恩的內侍人馬大致有兩千人,別小看這兩千人,除了儀仗,車駕、其它的人也是個個手持兵器要保護皇上的,保護皇上不光是錦衣衛的職責,也是內侍的責任,再次,隨行官員達到兩千人,基本上所有的六部,二院,五寺的官員都要跟隨。
朱由檢坐在三十二人抬的御攆上,前面是錦衣衛儀衛三百人負責開道,周圍是重臣步行跟隨,武裝起來的太監衛排在外側,負責警衛的五千錦衣衛分成五個千人隊緊緊跟在後面。
張平騎著馬守護在朱由檢的右側,身後是李小山等二十個衛士,他才不管那一套規矩,保護皇上才是最重要的。
當然,張平最擔心的是有人射朱由檢一箭,傷害朱由檢沒有人敢,攪合朱由檢去不了到是有可能。
另一邊,七十歲的老頭子李邦華也換上了戰馬,腰挎寶劍,朱純臣更是一身戰甲和李邦華並列走在最前頭。
幾十個身穿鎧甲的勳貴緊緊跟在朱由檢的大轎後面。
街道兩邊已經有順天府的官員和役卒提前進行了戒備。
朝陽門外,遠處,旌旗獵獵,受檢官兵鋪天蓋地,列成了十個方隊,其中一個馬隊,九個步隊,所有的官兵精神抖擻,刀槍林立,偶爾馬隊中有戰馬嘶鳴馬,另九個步隊鴉雀無聲。
身穿鎧甲的李國禎騎馬跑了過來,下馬單腿跪地,“皇上,請檢閱!”
朱由檢下轎換上御馬,前有五百錦衣衛開道,後有五百錦衣衛護衛,左邊李國禎,右邊朱純臣緊緊扈從。
巡視一圈後,朱由檢打馬返回,臉上帶著滿意的笑容,嘴裡還不停的稱讚著:“不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