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要是知道韓森後來無心學業,泯然眾人矣估計也會唏噓不已的。
不管怎麼樣,這段時間韓森是沾沾自喜的。他享受著來自眾人的讚美,幻想著未來的美好生活。
進入高中的韓森沒有像原來那麼專注學業,他更愛看小說,看世界各國的名家大作,更愛看日本動漫,更愛上網聊天。
學業沒有之前那麼吸引人了,反而令人生厭。
韓坤感覺到了兒子無心學習,於是放下生意來陪讀。正是韓坤的及時出現才讓韓森在最後的一年裡勉強完成學業,考上孝感學院。
後知後覺的韓森小看了知識的力量,他沒有規劃人生的習慣,也沒有規劃人生的遠見。
高中不努力,大學也不努力,到了社會只能做點簡單的體力活。
知識結構單一,應變能力也單一,韓森在這場人生的競賽中敗了下來,從他高中的懶散就開始潰敗。
很多人都是這樣的,現在過不好並不是現在做錯了什麼,而是很久很久以前就開始錯起了。
如果你覺得混一輩子也無所謂,那麼不規劃人生也無所謂。如果你想擁有體面的工作,體面的人生,規劃人生還是很有必要的。
只有早早的打好基礎,後面的路才更好走。林柔兒不喜歡韓森總是找藉口來掩飾自己的不努力。
“你是不瞭解這個世界的殘酷,很多賺大錢的都是有關係有人脈資源的。“
“你整天就知道抱怨社會的不公平,可你又努力了沒有呢?“林柔兒一向不喜歡韓森的這種現實論調。
“按照機率看,我說的其實沒錯。我也承認自己確實沒用。不過這跟其他人賺大錢靠關係並不衝突啊。正是因為有這種現象的存在反而弱化了我的無能。還真是諷刺啊。起碼我還有個藉口來掩飾我的窘迫。“韓森得意的講解道。
“像你這種人註定無法成功,除了怨天尤人沒見你有什麼實質性的行動。“
“我也想做出改變啊,可是真的是沒什麼突破口,缺乏資本,缺乏專業技能,說白了,沒錢沒關係沒能力,想改變也難啊。“
“我覺得是你不夠用心,只要你用心肯定能夠做好的。“
“好啦,老婆,這個問題很難跟你講清楚,題目太大了。我們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了,別的想多了也沒用。“韓森知道多說無用,於是終止了話題。
韓森現在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宿命,像個農民一樣勤勤懇懇的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勞作,謹小慎微的過完這輩子。
只要他降低自己的慾望,過著簡單的生活,這輩子還是過得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