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沙出發,經由國道向西北方向行駛,下午五點左右,到達了常德市區,並沒有在市區多做停留,徑直向北,經過柳葉湖邊來到太陽山。
長沙一戰紫薇靈氣幾乎消耗一空,現在急需調息補充。雖然浮生靈氣充盈,但也正是固本培元的好時機。太陽山是武陵山脈向東延伸的最後一座高峰,其上靈氣充裕,景色宜人。
自一九九二年開始,這裡就被開發為太陽山森林公園。汽車可以直接開到山腳下,然後步行登上山頂。雖然這時已經日近黃昏,卻沒有急急前行。
除了四周山野風光吸引了我,還有那隨處可感的萬物生靈之氣也讓我放慢腳步。陽識煉體運轉著,卻並非是為了加快步行速度,而是神識引動體內靈氣,與環境相融合。又以少陰馭視,細細記下所見。
少陰存於太陽,然後在少陰中運轉浮生煉氣,這就是我現在的修行辦法,可謂是行走坐臥皆不斷修行。這個方法也是上了太陽峰後,才突然有感而發。
沿著人工修建出的道路,不斷攀登四十多分鐘後,才施展身法來到主峰之巔。這時太陽已近天邊,紅光染映著四周的雲朵,真是好一副落日美景。
看著落日,盤腿坐下。開始像第一次打坐時那樣,於神識中默背紫薇道經。隨著天色慢慢暗去,我完成了日常打坐,卻沒有想著下山,而是繼續在原地修煉起了浮生煉氣。
回想那時快速汲取轉化的靈氣在體內堆積,全身熾熱疼痛,同時也淬鍊著身體。現在神識中感受著靈氣,在運轉同時一點點重建修復著身體。
在太陽山顛坐了一晚,早晨太陽初升之時,我站起身來面向東方,看著旭日冉冉升起。只見極遠之處,群山連綿起伏,有霧氣籠罩其間。欣賞日升之景同時,也感受著雲霧變化。
但見雲捲雲舒,霧隨風動。身上也緩緩有霧氣流出,慢慢的在山巔隨風飄動。與山風融為一體,隨心念變化流轉。
看完日出,跟著山脊,向南而行。今天天氣晴朗明媚,站在山頂都能遠眺到常德市區。
常德市,因位於武陵山脈之下,所以古稱武陵。原市區為現在的武陵區,原常德縣於一九八八年併入常德市,現在為兩區之一鼎城區。
自黔清水河為源頭,流經一千多公里的沅(yuán)江從武陵區、鼎城區之間穿過,沒於洞庭湖中。對於常德來說,沅江再加上東北處的柳葉湖支流,讓常德水產豐富,水路發達。
逛完太陽山森林公園,驅車回到常德市區時已經中午。找地方吃完中午飯,準備在街上閒逛之際,接到九部聯絡員電話,說常德警方有相關發現,我可以前去了解一下。
在剛買的常德地圖上找到了地方,隨即驅車而去。從派出所瞭解到,當地有一個名叫‘圓頓法門’的教會,才剛成立不久,經常四處發放宣傳檔案,推廣教義招攬信徒,目前還沒聽說造成什麼惡劣行為。
按在派出所得到的地址,驅車前往圓頓法門的寺廟。出了市區中心,來到城西一河邊。沒到近處的時候,根本看不出有什麼異樣。等到近處,才看到一瓦房院落經過翻新,大門屋簷下掛著一塊匾,上書‘圓頓寺’。
整個院子不小,坐北朝南。從大門進去,第一眼看到的是一間,高出兩邊一些的大廳,左右兩側稍矮一些,是廂房。這應該是翻新時改建的,農村瓦房極少有這種樣式。
我走了進去,院子中有一顆棗樹和一口老井。看向中間的大廳,大門門楣上也掛著一塊匾,上書‘聖祖殿’。這時有人見我進來,從聖祖殿出來說著。
“這位小兄弟,你是來找人的嗎?”一個女子說著。
我暗自掐訣,以觀氣決打量著她,卻沒有發現什麼,於是回答說著:“聽說這有個寺廟,就過來看看,我看你也不像尼姑呀。”
對面女子雖然身穿灰色僧袍,卻留著一頭長髮,一張方臉,長相一般。
“我皈依的不是佛門,是圓頓法門,當然不是尼姑了。”她說著。
“哦!那你們這個圓頓法門與佛門有什麼不同?”
“我們的理念與佛門一樣,眾生平等,只要相信圓頓聖祖,就能去往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