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你的夢中人。”
“我是問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什麼不重要,小兄弟,你看那是什麼東西?。”他手朝天空指去。
我抬頭望向天空,那裡卻不在是天空,而是一片空白,只見由右至左慢慢出現文字,我輕聲讀著。
觀天地萬物,皆分陰陽。餘思及意識之境,亦可分為陰陽。醒時為陽,眠時為陰。
陽識為主,可自證自我,勞作生活。陰識為輔,能融合五蘊,夢中顯現。
然增益陽識,是為眾修通用之法,其法之本,在於煉陽消陰。餘思及陰陽生克,既有陽識之法,定亦有陰識之道乎。
歷經百年,終得一法,遂定名曰:浮生馭夢。修習之人,可得雙境之功,化意識為神念,得長生無極之大道。
我細細的看了一遍,轉頭問老者:“這是什麼意思?”老者低頭看向我說著:“你會看不懂嗎?”然後一拂衣袖,上面的字又是一變。
陰識之難控,在於其間,無主陽識。非陰識無主,而在平衡陰陽之度。
陽識盛,則難以入眠;陰識盛,則陽識難現。陰識之中,時而美妙愜意,時而恐怖駭然,時而一夜同夢,時而百情千景;美妙之時如親身所感,恐怖之時欲速離夢境,也恰在此時此刻,陽識才為知所感,卻限於美妙或恐怖之間,難以自控。
當陽識辯陰,離夢而醒,恍惚驚歎。夢境之感,多不能久記,不消半日,消弭於無。
可嘆煉陰之法只為影耶?非也,世人半生入夢,豈無所得乎!遂問及旁人、問及長者、問及少年。
合與詳記,細辯詳思,終得一線。美夢陷於其間,噩夢驚使陽現,皆為不可取之。
詳思眾人所夢,可觸脈絡,夢者如是曰:母上亡於年前,吾日日思念。
一日夢中,家中玩耍,忽復見母上於門前而立,驚喜之時,卻亦知曉母上亡故之實,然夢中所見卻真真切切。
夢醒回想,更思母上,淚如泉湧。此類夢境,雖無多者,卻亦有幾人感同身受。
遂可見規律,夢中悲喜交加,引動陽識,卻戀於夢境而存與陰。陰陽相交,醒復亦能銘記。
此種觸發之情、物、景皆與修行之劫相近,是為妄心劫。思之情境,餘為此取一名為:心印。
就在我剛剛看完之際,字跡再次發生改變。如何立印?心印亦為修行之法,修行心印乃上師或祖師以妙法所留。
弟子可定境中相見心印,印證交流。可謂為人上師,能留心印者為大宗。
夢之心印,乃源於陽識,顯於陰識。無主陰識之境,見心印即引動陽識入陰,少陽顯於陰面,留於陰面,乃至少陽馭夢。
立印之法,可選物、人、景為印。煉於陽識,溶於陽識。印不在多,在於溶合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