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零年,那年我十歲。這一年年初我家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爸媽要離家外出打工。
由於爺爺去世的早,如果爸媽外出打工,那家裡就只剩我和奶奶了。一天晚上,媽媽來到我的床邊,溫柔的對我說:“小林,我和你爸要去外省打工,打算讓你去外婆家和那幾個表哥表弟一起上學怎麼樣?”我想不明白,為什麼爸媽要外出打工,在家裡不挺好的嗎?
但是爸爸決定的事情是改變不了的。我轉頭問媽媽:“媽媽,你們打工要多久回來?”媽媽撫摸著我的頭說:“年底就能回來,去到外婆家要和表哥表弟們好好相處哦!”....第二天爸媽就帶著我趕往外婆家。
外婆家住在黔西的林場鎮,這裡生長著大面積的自然林與人工林,各種植被繁茂。
至今我還記得那甜美清新且帶著泥土氣味的空氣。這裡並不是外公的祖籍,他與外婆早些年隨生產隊來到這裡開荒,當局要建立林場,種植人工林,所以在這裡呆了好些年。
後來住習慣了,也就在這定居下來。經過大半天的長途汽車,在下午的時候到了外婆家。
當天晚上爸媽與外公外婆就商量好了,讓我留在這裡與表哥表弟們一起上學的事情。
第三天一大早,媽媽來到我的床邊,那時我和表弟睡一張床。媽媽叫醒了我,迷糊中聽到她說:“小林,我和你爸走了,在這上學要聽話哦!”睡意朦朧中的我嗯了幾聲,又轉身睡去。
等到再次醒來的時候,發現枕頭旁邊放著一枚雞蛋,我的眼淚忍不住流了出來,我知道那是爸媽準備車上吃的,媽媽留了一個給我。
隨著又想到要有一年時間看不到他們了,更忍不住哭出了聲。同床的表弟被我吵醒,外面的舅媽也聞聲進到屋裡來。
在他們的安慰下我逐漸停止了哭泣,那一整天我都悶悶不樂。沒過多久,學校開學了。
在大舅的帶領下我和表弟一起來到了學校,這所學校依山而建,教室是由幾大間相連的民房改造而來。
這所學校包含了小學與初中,初中的教室位於更高處的一排房子裡,它與小學教室一上一下,由石階道路相連。
從村子裡來的路,就在小學教室的後面半坡上,路沿著小學的教室往前延伸,爬上了初中所在的半山,至此分為兩條路,一條繼續往前方小鎮而去,另一條拐進了初中教室方向。
整座學校坐落在山林間,小學教室的門口就有幾棵柏樹和沙樹,同學們經常爬上去玩耍。
這一年我上小學四年級,和表弟在同一班,應該說學校一個年級就只有一個班。
我們的課程有語文、數學、音樂和體育。每天早晨兩節課,下午三節課,學期比現在的要長一些。
後來我才理解,這是為了方便偏遠地方的孩子上學而制定的。語文與數學是同一個老師上課,最好玩的是音樂課和體育課。
音樂老師是一位稍胖的女老師,現在我已經忘記了她的名字。每次音樂課只要不是下雨天,我們都不在教室中,而是在老師的帶領下,穿過回家的道路,來到教室後面的一處松林裡。
這裡有一塊平整的地皮,松樹高大間隔稀鬆,有陽光穿過針葉照到地面上,同學們都圍著老師坐在地上,那地上不是泥土,是軟軟的松葉。
我們沒有音樂課本,好像老師有,也記不清是不是課本。反正老師透過她先唱一首歌給我們聽,引起大家的興趣,然後再一句一句的教我們唱,有時候也會帶我們做遊戲,她就是這樣上的音樂課。
體育課都是在下午,那時候學校沒有早間操,但每天都有體育課。課上一位男老師帶我們在教室前的空場中做操運動。
後來我才意識到是因為學校沒有足夠大的操場,所以才沒有全校一起的早間操。
體育課一開始,在老師的帶領下來一遍早操運動,然後就是大家的自由活動,足足有大半截課的時間給我們玩耍。